記得很多年前,在劉威很小的時候,他曾經看過一個動畫片,名字叫做《唐老鴨和米老鼠》!
當然《唐老鴨和米老鼠》和眼下劉威正在幹的事情並不搭界,唯一有聯係的是就劉威清晰的記得這個動畫片裏麵一個和科教有關的專題短片。在影片裏,兩位動畫明星從最基本的幾何圖形三角形開始講起,什麼正方形、五角形、六角形,一直到最為原本的幾何圖形——圓形。
也正是唐老鴨和米老鼠告訴了劉威,人類文明最最偉大的發明,正是圓形——的輪子。
或者說,當某一物種學會了製造工具,並且能夠發現幾何圖形和簡單的物理定律,進而能夠使用輪子,那麼它便成功的進階為智慧生物,比如說我們人類。
確實,人類社會的每一次文明進步,都是對輪子文化的一次超越和詮釋,不論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還是工業化發展到及至的未來,輪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輪子文化的兩個特殊表現就是輪鋸和砂輪,可惜的是,這兩樣東西都是西方世界的文明,直到二十世紀初才傳入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輪鋸誕生於公元前,砂輪的誕生緊跟其後。可擁有號稱“四大發明”的中華上國,直至二十世紀除都還在唱著“拉大鋸,扯大鋸。”用一根長長的鋸條來回的勞作。當西方人已經在用打磨成圓型的砂輪打磨兵器的時候,中國的鐵匠卻還蹲在地上,在已經成為月牙形的磨刀石上費力的研磨。
但現在,因為劉威的出現,已經比西方世界晚了一千五百年發現輪鋸應用的中國,不會繼續再沉默下去。
變速箱造好之後的劉威,第一個要下手的便是極大促進了人類社會生產技術進步的輪鋸。當然,木質結構的變速箱隻不過是個模型而已,在確定了模型的正確性之後,劉威就當著陶潛的麵將變速箱拆成了一堆零件,並交代陶潛將每種零件都標上記號,牢記它們的位置,然後派他去工部的鐵器作坊,以倒模法將這些木質零件全部倒換成鐵件。
劉威造的齒輪,采用的是最為原始的等差人字齒結構。製作方法也就是用簡易圓規在木板上畫上兩個不等距同心圓,再按照角度差將圓差開成三十二齒、六十四齒、一百二十八齒等不同型號的平輪,然後再根據需要設計出齒冠高和齒根高不等的變速齒輪。當然,由於沒有軸承,所有的齒輪軸都是采用的硬接觸模式,不過劉威也沒忘記在變速箱的接口兩端預留出裝載潤滑油的油槽出來。
要知道,這可是他大學時代曾經做過的功課。
三天後,一百多件由威鋼灌製倒模而成的金屬齒輪零部件便擺放在了劉威麵前,一起送到的還有一個大約三尺直徑,一寸厚的厚鐵盤。以及一個兩尺直徑,卻隻有一分不到的厚度,上麵開滿了鋒利三角鋸齒的薄鐵片。
這一次偏殿裏就劉威和陶潛兩人,不過兩個時辰的時間,便把全金屬結構的變速箱給組裝了起來。不過此時尚不算完,又見劉威又拉過一架高橋馬凳,先是將變速箱裝了上去,接著又將那個薄鐵片和厚鐵盤也給裝了上去。鐵片倒是不重,最多十斤前後,到是那鐵盤實在,怕不下百來斤。
不一會,一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機械木工鋸床這便橫空出世。
這木工鋸床由變速箱、配重盤和輪鋸組成,由鐵質軸承居中周圍硬性傳動組件。速率分為三檔,分別是一比一百二十八、一比二百五十六、一比五百一十二,可根據需要調整。
待兩人裝好鋸床,還沒待陶潛研究出個所以然來,劉威卻是揚聲要等候在殿外的兩個木匠進來。待二日入內見禮之後,劉威便指著擺放在房內一角的一根尺粗原木問道:“若是朕命你二人片開此木,需要多久。”
兩個木匠細細看了一下,見此木雖然幹燥,但卻是上好的百年硬質梨木,當即由其中年紀較長的木匠拱手答道:“回官家的話,若隻是一破,便需三日。若是全片成製箭用的條材,怕得一月時間。”
這梨木重箭,便是眼下軍中最好的箭隻,平常便隻有軍中的小校以上的級別才可以使用。梨木箭由於質地結實,堅硬,不易碎裂,強度高,重心穩定,雖然相較那些質地較輕的雜木箭射程稍近,但力大箭沉,卻是最受軍中武將的歡迎。其次這梨木也是打製家具的上好原料,若是工藝不俗,漆技不弱,一件上好的梨木器物隨便都能保存百年。
當下劉威也不多說,卻是叫兩人將那梨木抬上馬凳,便要陶潛搖動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