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2)

《BB》〈我對BADBOY的習慣簡稱〉對我來說,有很多意義非凡的第一次。

包括第一次嚐試這種歡樂文(?),第一次使用第一人稱,第一次取純英文書名,第一次寫這麼暴躁的小受和這麼陽光的小攻(我是氣質受和邪佞攻的愛用者啊),第一次在文裏麵撂這麼多髒話,第一次把封麵設計成橫向格式+上下集可以合並,第一次趕稿趕到送印前一日還交不出來……(呃)

去年六月,BB接替在《父與子》之後開始於專欄連載,應該有不少看習慣那對悶父子的讀友乍看這篇文,當場吐了滿地血吧。不過,就是想嚐試一些不同的東西。我自己是覺得《父與子》才是最貼近我真正風格的文啦。

在寫《BB》的過程中,我盡量屏除「隱晦」和「灰暗」的慣走小徑,一路朝歡樂直白的康莊大道邁進,希望能給予讀者截然不同於《父與子》、《糾纏》以及HBL係列的感受,覺得有被娛樂(?)到,當然更好。

不知道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如何,大家看了《BB》有任何意見或想法,都歡迎到我的會客室給予指教喔!

另外,關於《BB》,有幾點囉唆解釋一下,含些微劇情泄漏,習慣跳過正文先看後記的讀友,建議就暫時別繼續看下去囉。

一、關於HBL(高中籃球聯賽)

《BB》這個故事,是我二OO五年初最著迷HBL時產生的構想,兩個主角皆有其真實的原型人物,都是我非常喜歡的高中球員,少年A脾氣出名火爆,少年B是公認的優質男孩,兩人都是他們學校的看板球星,有在看高中籃賽的讀友一定知道A、B分別是誰,就……心照不宣啦。

這兩個「少年郎」在球場上的確有過爭執,A曾經想動手打B,B批評A血氣方剛,而在旁邊看好戲的我就莫名其妙的萌了。雖然少年A和趙小受其實還是有很大差距,不過我仍然擔心要是被「他」知道,會不會宰了我……〈汗〉

《BB》關於HBL的情節沒有《契約終止》來得多而完整,但《BB》裏描述的HBL其實更貼近真實,《契約終止》的風格就比較漫畫。

當然,不可能完全相符,有些細節因為劇情需要,我做了更動,例如會在高雄打的賽程是複賽,但文中則變成了八強賽。

況寰安是小方柏樵三屆的同校學弟,在《契約終止》上集的番外篇曾經出現過,一百九十四公分的身高、陽光男孩的性格、打鬥牛出身、練過跆拳道這幾點都和現實中的少年B相符,不過少年B不會拒絕合照,少年A也不會,和他們的兩張合照現在仍是我的珍貴回憶之一^^

二、關於《BB》裏的一堆粗話、嘴炮

這個一定要解釋一下……在下是理組出身,念的是南部某私立高中,班上女生極少,男生很多,印象中座位周圍的八個人全是男的,平常都是講台語,三字經對他們來說不是髒話,而是日常打招呼的用語,就連國文老師也是幹字不離口、超愛開黃腔,耳濡目染之下,就是趙小夜那些髒話詞彙的來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