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我在華盛頓DC第二屆“贏克杯”馬拉鬆比賽現場時,使館的龍翔給我來電話,說:“馬哥,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過幾天,胡主席可能會接見你!”
“胡主席?哪個公司的?”
“胡主席!胡錦濤主席!”
“啊?哥們,這是真的嗎?你可不能拿這種事開玩笑啊!”
“借我個腦袋我也不敢開這種玩笑啊。是吧?胡主席於1月17日訪美,期間要接見當地僑領和華僑代表,我們使館是以‘為祖國作出傑出貢獻’的名義,把你列在了被接見的名單中。你準備好,到時我提前一天通知你接見地點。”
我那天是恍恍惚惚地開車回的家。
到家後,我把龍翔講的事跟龐鷺一說,龐鷺高興了一會兒,問:“不是龍翔忽悠你玩吧?”
我說:“好像他不敢拿這事逗我玩。”
“龍翔說你‘為祖國做出傑出貢獻’,你做什麼貢獻了?我怎麼不知道啊?”
“別說你不知道,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為祖國做啥事了?而且,還是‘傑出的貢獻’。”
“我明白了,是龍翔他們使館的哥們講義氣,因為他們老到咱們家球館打球,過意不去,就給了你一個人情。”
“你分析挺對的,我也是這樣想的。”
春節過後,使館派人又給我送來了榮譽證書,以表彰我“為祖國做出傑出的貢獻”。
我私下裏問龍翔:“哥們,你這麼做是不是有點過了?”
“什麼過了?”
“我沒給祖國做過什麼事,僅憑咱們私人關係,使館就給我這個證書。這事傳出去,不合適啊!”
“馬哥,你怎麼能說你沒為祖國做出傑出貢獻呢?上次四川地震後,你們《華人視界》報對國內抗震搶險的情況及時報道,讓海外華人華僑對汶川的災情能夠及時了解,對中國政府以及社會各界萬眾一心抗災搶險的行動能夠及時了解,這還不算是傑出貢獻嘛!馬哥,謙虛可以啊,但謙虛過頭了,就是驕傲了。”
當天晚上在家裏,我徹底醉了。不是被酒灌醉的,是想到祖國如此認可我,我陶醉了。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胡錦濤主席訪美,又帶動了新一輪中國企業到美投資的熱情。
在我眼裏,中國企業切入美國市場的序曲,不是商業動作,而是對中國國家形象的總體宣傳。
與胡主席訪美的同時,在紐約時報廣場的大屏幕上,每天連續24小時不間斷地滾動播出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中國人物》。
如果說,奧運會、建國60年大慶,我們在美國看到的是“實況轉播”的話,那麼,這次時報廣場大屏幕上的中國宣傳片,那就是名副其實的“現場直播”了。
以往從紐約時報廣場路過的人,都是行色匆匆的。自從有了《中國人物》出現在大屏幕上後,人們路過時報廣場時,都會駐足、觀看、由衷地一笑。
在紐約人觀看時報廣場上的《中國人物》的時候,華盛頓DC中國駐美使館商務處籌辦了“中美企業家高峰論壇”。
我既是本次論壇的采訪者,又是被主辦方邀請的與會嘉賓。
龐鷺專職在家帶孩子之後,重大的外出采訪工作就由我來承擔了。
在論壇正式開始前一天,我與一位老朋友不期而遇了。
我從使館商務處要來了國內參會企業的名單,準備對與會嘉賓進行一次報導。我上下看了一下名單,一個熟悉的名稱映入我的眼簾:中國翰文媒體傳媒公司董事長宮緣。
宮緣?這不是和我通過電話,在對汶川地震係列報道中,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的那位老總嗎?
我快馬加鞭地來到宮緣住的酒店,敲了幾下房門,裏麵傳來了和電話中的口音一樣的聲音:“外麵是哪一個嘛?”
“是偶嘛!偶是《華人視界》報的馬駿。”
我們兩個人雖說是第一次見麵,但生疏感一點兒都沒有。
宮緣說:“我開始還擔心你不來參加這次論壇。你要是不來,我會主動去找你的。”
我說:“與中國有關的事,我肯定一次都不會落下的。”
之後,宮總給我介紹了中國翰文媒體傳媒公司的情況。原來,他們公司是含出版、媒體、教育於一體的國有大型企業。每年主營業務收入上百億元人民幣,是中國國內同行業中的領頭羊。
宮總還告訴我,他這次除抽出時間參加使館商務處主辦的“中美企業家高峰論壇”的活動外,他還想在美國實地考察一下,看看還有什麼項目可做。
作為東道主,我單獨邀請宮總到我們馬裏蘭的報社參觀了一次。
論壇結束後,我又專程開車送宮總去紐約,並請他到我們的紐約分社看了看。
宮總美國一行是從紐約起程回國的。我送他到達紐約紐瓦克機場後,我們倆人依依不舍話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