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2010[農曆虎年](1)(1 / 3)

1月2號,美國華盛頓DC首屆“中國贏克杯”國際馬拉鬆正式開賽。

如果不按照“贏克杯”的叫法,這屆華盛頓DC國際馬拉鬆比賽是第二屆,第一屆比賽是去年,也就是北京奧運會結束後的第一年舉辦的。當時的主辦者是《華盛頓快訊》報和《華人視界》報。牽頭的發起者是《華盛頓快訊》報的總編傑弗遜先生。

看完奧運會開幕式電視直播後沒幾天,傑弗遜來電話問我:“你答應過的那件事,什麼時候開始辦?”

“我答應過你什麼事了?”

“你忘了嗎?那天在你府上看奧運會開幕式時,你答應過我的事。”

我一聽就懵了,老外辦事都是死心眼兒,他要是認為你答應過他的事,他肯定是當真的。你要是反悔了,他就會動用法律武器的。

問題是,我現在還不知道我答應過他什麼事?那天我確實喝多了,我不至於答應把報社白送給他吧?

我馬上笑嗬嗬地對傑弗遜說:“你常到中國去,中國人的習慣你是知道的:酒桌上說話是不算數的。我那天答應過的事是不算數的,對不起了。”

“那好吧。那錢隻能讓我自己賺了。”

咦?還有賺錢的事!我那天都跟他談啥了?

“嘿,朋友,我跟你開玩笑的話,你真聽不出來嗎?你看,我還以為你真是個中國通呢。中國人常講: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答應過的事,豈能反悔!做,我們接著往下做。”

“我想,你們中國人不至於現在就富到有錢不願賺吧?”

“當然願意賺錢了。你說,這事怎麼辦吧。”

“我現在把我起草的方案發給你。你看完郵件後咱們再議。”

我看過老傑的郵件才回憶起,那天在酒桌上,我答應過的事是和他聯手在華盛頓DC舉辦國際馬拉鬆比賽。

老傑的方案也不複雜。我記住了三點:一是該項目掙錢了,他得7,我得3;二是我們兩家報紙分別拿出版麵做該活動的宣傳;三,我們分頭找廣告讚助商。

這三條都沒什麼好討價還價了。我回複傑弗遜:同意。

在確定具體在哪一天舉行馬拉鬆比賽時,我堅持要定在2009年1月2日舉行。

我心中的小九九是,我們《華人視界》報是2004年1月2日成立的。到2009年1月2日,恰好是5個整年。選擇這一天舉辦華盛頓DC的馬拉鬆比賽,掙不掙錢不論,權當是紀念我們報紙發行5周年的慶賀活動了。

其實,選擇1月2日作為比賽日,我也是作了犧牲的,或者說不是太情願的。

本來,2008年年初我就打算北京奧運會之後我啥也不幹了。從9月份開始,我想去哈佛商學院進修一年。但是,傑弗遜一勾引我舉辦馬拉鬆比賽,我心就長草了。

就這樣,讓我與美國大學校園失之交臂。

從2008年9月我們定下來舉辦這個活動,到2009年1月鳴槍比賽,這期間隻有4個月,承攬廣告的工作沒做到位,甚至活動的冠名單位都沒找到。但是,對我來說,這次實戰演練,讓我對報紙的價值與作用,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在美國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報紙版麵的廣告客戶在減少,我們為何不利用報紙多搞些活動呢?而且,我堅信,隻要活動策劃好了,經濟效益是沒問題的。

從舉辦完2009年的馬拉鬆比賽後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在腦海裏策劃如何辦好下一屆的馬拉鬆賽事了。

我首先分析,傑弗遜為什麼願意找我聯手辦比賽?歸根結底,他是看中了華人商家口袋裏的錢。隻是遺憾的是,上次因為時間緊,我沒能幫他把華人商家兜裏的錢都掏出來。這樣也好,華人商家兜裏的錢,留著給我吧。

老傑,對不起了。下一屆的比賽活動,哥們我就不帶你玩了。

應該說,傑弗遜是我能夠走向這條道的導師。但是,常言道: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商場上,歌舞升平的時候是假象,刺刀見紅的情景才是常態。

對於商人的難題是選擇在什麼時候把老師蹬走。後來證明,我把老師蹬走的時間有些早了。

中國的崛起,讓在美國這裏的人真切地感覺到的是,到美國投資的華人多了,進入美國商場裏的中國牌子的商品多了。

當然,最先進入美國的中國牌子的商品是紡織品。中國南方生產“贏克”牌運動服的企業一路殺向美國了。

我最先是在NBA實況轉播時,發現了NBA現場竟然有漢字的廣告!仔細一看,上麵的廣告語是“穿贏克闖天下”。

中國人做生意出手就是狠。NBA現場的廣告牌,那得需要多少錢啊?

一看到這樣的大手筆,我就意識到,我下屆的馬拉鬆比賽的冠名單位有了——就是“贏克”公司了!

我立即跟國內的朋友聯係,目的是想請人幫助牽一下線,我好跟“贏克”運動服公司談我的馬拉鬆賽冠名權的事。

托人打聽了一大圈,原來“贏克”在美國已經設立了辦事處。而且,辦公室就在馬裏蘭R城,距我們報社不到3英裏。

一聽到這個消息,我第一反應是譴責自己,中國這麼大的一個企業在馬裏蘭設了辦事處,我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這說明我有多少工作沒有做好啊!

以前,我以為辦了張報紙,自己就是當地的名人了,任何當地的大事小情都瞞不過我的眼睛,都會彙集到我的耳朵裏。現在看來,我是眼不明、耳不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