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無論是對於中國,還是對於美國,這一年都是多事之秋。
中國時間大年三十的夜晚,美國時間2月6日的白天。我和劉菡在網上會麵了。
“菡菡,春節好!給你拜年了!”
“你好!我也給你拜年了。”
“你現在在哪兒?在自己的家嗎?”
“在辦公室,市政府大樓裏。”
“嗯?”
“剛陪書記、市長去給群眾拜完年回來。”
“太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人民?也包括我嗎?”
“不!人民不包括你這樣沒良心的人!”
“我怎麼沒良心了?”
“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
“咦!這好像是歌詞吧?”
“不!是我心聲。”
“講實話,你後來真就沒談過一次戀愛?”
“有過一次。在你出國之後。我們本來也該結婚了,隻是出了點差錯,後來就不了了之。”
“你現在還會想念那個人嗎?”
“不想,連他的長相我現在都忘了。”
“嘿,給你說個正事行嗎?”
“講!”
“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認識的。現在在中國發展。人挺好的,年齡與你差不多,也是一直未婚。怎麼樣,我給你們牽一牽線?”
“呸!你啥時轉行當媒婆了?”
“你看你這人,把我好心當作驢肝肺!”
“你不是驢肝肺,你是狼心狗肺!”
“給我講實話,你到底想咋的?”
“本姑娘今年都快四張半了,還能咋的!”
“講實話,你是不是因為自己是市裏麵的領導,現在就誰也看不上了?”
“對!從年輕的時候,除了你,我也是誰也沒看上啊!”
“你骨子裏是個很傲的人。”
“都這麼說。”
“那你的病就是你自己找的了。”
“也是你害的!”
“如果,當初沒有我呢?我是說咱倆不在一個學校呢?”
“嗯?這個,我沒想過。”
“你現在想一想呢?”
“閑的!現在已經是沒有夢的歲數了。”
“你太現實了。”
“你不現實?”
“現實。那咱們就現實一把吧。大過年的,需要我送你個什麼樣的禮物?”
“謝!不需要。”
“那你能送我個什麼禮物呢?”
“口誤!”
之後,不知為啥,劉菡突然離線了。
她說送我“口誤”,實際是“筆誤”吧?筆誤也不對,大過年的送我筆誤幹啥?她這樣說,到底是有意還是無意?她為啥這樣著急離線呢?
美國金融危機持續暴發,後果越來越嚴重。
我前兩天在電視上看,加州有個城市的公園裏都是臨時搭的帳篷。一些人因付不起房租費而被迫到公園借宿。好在加州沒有我們這裏冷,否則,那些人不被餓死也被凍死。
在矽穀,一個哥們因為生意破產,竟開槍打死自己的老婆和4個孩子,然後,自己飲彈身亡。
危機也波及到我的報紙。
我們《華人視界》報的廣告客戶,一半是企業,如餐館、修車行;一半是獨立執業者,如律師、經紀人。在經紀人的隊伍中,又以房地產經紀人為多。
這次金融危機源於房地產業的次貸危機,所以,與房地產業有關聯的人,就先完蛋了。一個月內,我們4個房地產經紀人的廣告版麵,一下子就縮水為一個版麵。
然後就是餐飲業。平時,美國人外出吃飯的頻率要遠遠高於中國人的平均水平。金融海嘯以來,大家必然要捂住自己的腰包了,誰還敢輕易出來吃飯?
DC的“華強酒家”就把廣告撤了。我們的業務員苦口婆心地跟“華強酒家”的老板羅海講:“越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越要打廣告。隻有這樣,才會增加客流量。”
羅老板說:“如果你們老板現在能在CNN上做廣告,我就在你們報紙上做廣告。”
我們的廣告業務員灰頭土臉地回來了。
與此同時,我們的代辦簽證業務、職介、婚介等收入也都逐漸歸零了。裝修業務讓張鎮塔給拐跑了,就是不拐跑,裝修業也是本次危機的重災區中的重災區。
想必張鎮塔同誌隻掙了半年好錢,就陷入泥潭開始掙紮了吧?
最令我心疼的是,我費盡腦汁,剛剛打入美國酒店床上用品的生意,還沒來得及數完第一筆貨款時,人家總統門酒店就來函要求中止合同。
一接到該酒店的來函,我勃然大怒。這是一個法製社會,雙方簽訂的供貨合同,不是說撕毀就可以撕毀的!還講不講法了。請律師,告這幫癟獨子!
找到律師,讓律師看了一遍我們簽的合同。律師對我說:“馬老板,你想告人家什麼呢?”
“他們單方麵撕毀合同啊!”
“酒店在來函上寫得很清楚,不是撕毀合同。是‘中止’合同。這隻是暫時的,將來人家還會履行合同義務的。”
“那他們什麼時候繼續履行合同呢?”
“上麵不也寫得很清楚嗎?你們雙方共同認定的合適的時間。”
“那他們憑什麼單方麵中止執行這份合同呢?”
“原合同上說:在不可抗拒的和非人為的因素造成的無法履行該合同時……”
“問題是,金融危機不應算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呀!”
“下邊不還有一句話嗎?甲方,就是酒店方,有權自行決定貨品的進貨時間。乙方,就是你,應按甲方要求的發貨時間發貨。甲方應提前30天通知乙方發貨。”
“按你這麼解釋,理都在他們那裏了?”
“理在沒在人家那裏,我不知道。但我能看出來,人家在起草這份合同時,就想到了用法律保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