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挺:
這輩子隻向一個女人求婚
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實踐了自己的諾言:
愛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永遠,永遠。
葉挺看到李秀文的第一眼,就再也挪不開癡情的目光了。這個少女還在上中學,她清秀、端莊,像脫俗的百合,那白色的衣裳和綠色的裙子,那烏黑的短發和俊俏的臉龐,令他心馳神往。
而瀟灑俊朗的青年軍官葉挺,也讓秀文的少女之心怦然跳動。
葉挺被派到前蘇聯之前,忍不住去向秀文求婚,卻被秀文的父親拒絕了。秀文心碎腸斷,母親說,父親是嫌你太小了。
求婚受挫的葉挺並沒有退縮,他發誓說,這輩子,除了秀文,我絕對不會再向第二個女人求婚。
第二年,他們終於幸福地結合了,周恩來做了他們的證婚人。
婚後,他們的生活顛沛流離,困苦不堪。他們一起流亡到國外,為了糊口,做過許多粗活、農活。後來,他們自己種菜、挑水,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可是每個夜晚,葉挺都回家給秀文做飯,那些脈脈的溫情,都在一鼎一鑊中。
後來,葉挺不幸被軟禁了。秀文到處找人,淚濕滿襟,她要求和葉挺一起坐牢。他們的生活異常艱苦,生活很拮據,秀文整天出去擺地攤,以賺取微薄的生活費用。可就算如此,也是捉襟見肘。葉挺隻好帶著三個孩子去了恩施,而秀文帶著老老少少十幾口人逃難,他們住在一個破廟裏,每天靠野菜充饑。偶爾,買到一點紅薯,那是孩子們最幸福的時刻。
這樣的日子差不多過了10年,葉挺終於重新自由了。
兩個人在廣州相聚,此時,他們的雙鬢已經染上了白霜,秀文的眼角也有了深深的皺紋。葉挺緊緊地抱著秀文說,秀文,我感覺我們又結婚了。
他們相聚了一個月,恩愛了一個月,在中央的召喚下準備去延安。可是,在飛往延安的途中,飛機失事了。
他們一共生育了9個孩子,無論艱難困苦,從來不離不棄,恩恩愛愛。
葉挺和秀文,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愛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永遠,永遠。
葉挺(1896~1946年):漢族,廣東惠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新四軍重要領導人之一,是聞名國內外的軍事家,他帶領的獨立團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
葉芝:
我愛你,與你無關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隻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她佇立在窗邊,身邊盛開著一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好像自己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
這是葉芝第一次見到矛德·岡的時候,寫下的詩句。
24歲的葉芝,愛上了光彩照人的演員和政治家矛德·岡。
不過,他並沒有表白,他卑微地把愛藏在心裏,寫下一首又一首詩給她。
有一次,矛德·岡寫信給葉芝,說,我夢見我們是一對兄妹,住在阿拉伯沙漠的邊緣。葉芝激動不已,立刻趕到柏林,向矛德·岡表白了自己的愛。可矛德·岡說,你誤會了,我們之間,隻能是友誼。
葉芝又一次隻能把像浪潮一樣洶湧的愛戀壓抑在心裏,化成無數的詩篇。他們在一起散步的時候,矛德·岡看到一對海鷗飛過,她說,如果有來生,我願意做一隻白鳥。葉芝立刻心潮澎湃,寫下了著名的詩篇《白鳥》。幾天後,他把這首詩寄給了矛德·岡。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矛德·岡先嫁給一個法國記者,後來又嫁給一個軍官。10多年後,丈夫被處以極刑。葉芝向矛德·岡求婚,想給她安慰和溫暖,卻被拒絕了。
矛德·岡一生也沒有給葉芝機會,而葉芝從24歲開始喜歡她,一直到葉芝52歲那一年。絕望的葉芝,胡亂躲進了一個女人的懷抱。就像許多人說的一樣,如果不能和愛的人在一起,那麼跟誰在一起,都是一樣。
可是,即使這樣,葉芝依然惦記著矛德·岡,一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刻。但,矛德·岡並沒有因為葉芝的愛,而對他另眼相看,葉芝還是帶著對愛深深的遺憾與眷戀離開了。
27歲那一年,葉芝寫下了一首給矛德·岡的詩,這就是後來享譽文壇的《當你老了》: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隻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