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孽龍(1 / 2)

那孽龍化為人形以後是一個身材不高,但其氣度卻予人以高山仰止的感覺的金衣漢子。這時他麵容肅穆,帶有一種異乎尋常的威嚴,使人心悸。

他對樸征諾了一諾以後,起身雙目直直的盯著樸征,半天才開口說道:“剛才在窆石亭,小龍感覺上仙欲以神識去探究亭下天地?”

樸征心念一動,說道:“我自從到了這會稽山,這玉牌就一直存在異常,大有不受我控製之意,所以,我才會一探這大禹墓。而這周圍的山山水水,我看似乎並無異常之處,而剛才那亭傳說乃是大禹下葬之處,所以才會動了心思。”

那孽龍眼裏精光閃動,上前沉聲說道:“實不相瞞,這玉牌的異動乃是小龍所為。想我本是那龍族上位神龍,九天之上,任我遨遊。四海之下,我也是來去自如。上古之時,被天帝應召,前去助那人王大禹治水,數年乃成。”

樸征在這裏聽得是一頭的不解,把自己弄到玉台裏麵來,居然還化成人形,就是為了跟自己說故事?

那孽龍卻自顧自的說了下去:“大水退去以後,我本應返回天庭。可是自己貪戀人間美景,於是抗令不遵,在下界自建寶府。誰知道卻被天庭的天將所擒,直將我押上這斬龍台上受那滅魂化魄的一刀。”

這個時候,一幅畫麵頓時出現在樸征的麵前。

也是在這碧綠玉台之上,不過周圍都是仙氣嫋繞,台周圍整隊排列著樹百名金衣金盔的天兵天將,殺氣騰騰的將這斬龍台圍得是水泄不通。玉台中央橫躺著一條傷痕累累,混身血跡斑斑的五爪金龍,已經氣若遊絲,奄奄待斃,全身上下被一條白色的仙索所捆得牢牢實實,半點也動彈不得。

旁邊站有一烏金絳袍的大漢,正在抬首望天,若有所思。正在此時,從東方飄來一朵祥雲,待得近了,卻看見一名天官,手捧文書,腳踏祥雲匆忙而來。

到得台前,下得雲來,文官屹立台前,一展手上文書,頓時一股異香彌漫開來,卻聽得他一聲厲喝:

“玉帝有旨,查孽龍受命下凡,但抗旨不遵,私自逗留人間。由佑聖真君托塔天王李靖捉拿歸天。現令將孽龍押上斬龍台,受鍘刀之刑,滅肉身原神,重歸天地五行,化歸虛無混沌。”

文官宣旨完畢,周圍諸將無不俯首高呼“玉帝聖明。”

那烏金絳袍大漢起身接過玉帝天旨,轉身怒目圓睜,戟指大喝:“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孽畜受死!”

那孽龍聞聲開始拚命的掙紮,但是那裏能掙脫?那大漢見得孽龍妄圖垂死掙紮,心下一動,傳音於還在死死掙紮的孽龍:“念你修行不易,人王曾與我秘談。我今日且法外留情,留你魂魄為我守台,待得時機成熟,再還你肉身,你可願意?”

那孽龍那有不應允之理?雖毀肉身,但是至少還能留有元神,至少比那形神俱滅要來的好。想到這裏,那孽龍不住的點頭哀鳴。

那大漢滿意的點了點頭,大手一揮。卻見從那玉台中央的通天玉柱上閃現出一把透明的巨大鍘刀,隨著那大漢的話語聲從天迅速斬落下來。那孽龍躲閃不得,被那鍘刀頓時斬得肉身灰飛煙滅。

周圍天兵,見斬了孽龍,齊聲喝道一聲:“好!”便各自收起神兵回府。那天官也駕起祥雲回去複命了。

待得眾人都已經離去,卻聽得悲鳴一聲,從剛才孽龍伏罪的地方衝出一頭透明的五爪金龍,在空中盤旋幾圈以後對著那鍘刀就俯衝下來,最後快撞到鍘刀的時候卻消失不見。那透明的巨大鍘刀上卻多了一條栩栩如生的麵目痛苦的五爪金龍。

這一幕宛如夢幻一般,在樸征麵前稍縱既逝。不過前因後果,樸征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緣故。

這守台的孽龍,便是前世的自己手下留情,才能留有魂魄至今。不過今天居然顯出龍身,還能化為人形,不知道是何緣故?

那孽龍上前一步:“相信上仙也看明白了?那玉台上的那條龍就是小龍。當年要不是上仙和人王大人,小的現在肯定是形神俱滅,化歸混沌去了。”

樸征心裏一樂,沒想到還有了大便宜出來給自己揀。看來這條龍也是威武異常,想想當初他斬鹿頭怪,還有差點殺掉了郎舞,似乎都是不費吹灰之力。要是能收伏於他,看來以後自己可以省好多事了。

不過,他心裏還有一些疑問。樸征開口問道:“既然我於你有大恩,為何今天你要出手阻攔於我?”

那孽龍又是一鞠:“小龍如何有膽子敢去阻攔上仙?其實上次的時候上仙以鮮血為媒,印在這台上玉柱之上。應了當年的因緣,所以小龍才能慢慢的恢複一些記憶和神法。但是受困於當年的誓言,隻能在此台上潛心修煉,希望能一償當年的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