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禹墓(2 / 3)

樸征無心去聽那導遊的這些枯燥的講解,他一腳就踏進了大禹廟,他也對這個曆史上的傳奇人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剛才在大禹陵隻看到了一些後人的所托之作,對此他根本就提不起興趣。他想看看這個大禹廟裏麵到底還有沒有值得自己一看的東西。

進得大禹廟,當頭就是一照壁。

照壁與大禹廟南牆相連,壁前有一石製的岣嶁碑亭,內豎一塊高大的沉厚,字形奇特的“岣嶁碑”。

樸征勉力辨認,才能看出上麵所刻何字。

隻見那碑上刻著:承帝曰谘:翼輔佐卿,洲渚與登。烏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久旅忘家,宿嶽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華嶽泰衡。宗疏事裒,勞餘伸鬱,塞昏徒。南瀆衍亨,衣製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

這段文字看得樸征也是頭大如鬥,不明其意。旁邊的遊客也紛紛不解其意,便向導遊詢問起來。導遊解釋道,這個隻是後人為了歌頌大禹治水的功勞而做的,並非是大禹時期的遺作。

樸征不由得心裏暗罵一句,裝做無意的摸了摸這塊石碑。入手之後,甚是冰涼厚實,確實隻是普通石製而成。樸征大為失望,他見石碑上麵的文字晦澀難懂,原來他還以為這塊石碑裏麵會大有文章的呢。

過了岣嶁碑,前麵就是大禹廟的正殿了。卻見那正殿

殿宇氣勢雄偉,鬥拱密集,畫棟朱梁。殿脊飾龍吻鴟尾,上書有“地平天成”,導遊解釋說這四個字是清康熙皇帝手書。

樸征心裏一動,好歹也是個皇帝手書啊,是不是找個機會把這幾個字給撬回去,找找郎舞,說不得還可以賣上幾個錢。幹嗎湊上去拉著導遊問道:“上麵真是康熙手書的嗎?”

那導遊今天接待了好幾撥客人,都是隻看風景,不去客戶店去購買東西,害得她今天回扣都沒有,現在心情正不好。見這個小夥子來問這個,頓時沒好氣的說道:“這你也信,我還說我是王母轉世呢。”

樸征心裏一樂,歪著頭四下打望,嘖嘖有聲:“恩,不錯,看起來差不多。”

那導遊一下沒反應過來,追問道:“什麼差不多?”

樸征嘿嘿一笑:“你說你是王母轉世啊。我看了一下,你們年紀也是差不多。”

那導遊被氣的火冒三丈,正想開罵。樸征卻迅速的閃進了大禹廟正殿,旁邊有聽到兩人對話的遊客,已經開始掩嘴對著導遊偷笑起來了。那導遊氣得臉紅一陣,白一陣的,看看遊客都已經進了大殿,無奈之下也咬咬牙進去了。

進得大殿,樸征眼前的是一具高約六米的大禹塑像,身著黑底朱雀雙龍華衣,雙手捧圭。冕旒之下,麵色若有所思。禹像兩側有清康熙皇帝撰,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書寫的楹聯:江淮河漢思明德,精一危微見道心。

概括了大禹治水的業績,也表達了後人對他的崇敬與懷念。像背後壁上繪有9把斧頭,象征大禹平洪水、定九州的業績。

樸征四下裏看了看,也沒看出這個大殿裏麵有什麼懸乎。那個導遊已經進得大殿裏麵來了,看見樸征的神情,忽然想起了:“你好象不是我們團的,你是誰?”

見導遊注意到了自己,周圍的遊客的目光也朝著自己圍攏了過來,樸征頓時大感不妙。硬著頭皮說道:“我也是到到會稽山旅遊的。不小心跟朋友走散了,沒想到碰到你們,就跟著你們來到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