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之後,就舉行了繼位典禮,曾經的昭陽公主從自己父親的手上接過了玉璽,這是權力也是責任。
三個月後,她宣布改國號為永昭,從此之後大昭進入了新的時代。
次年,朝廷就頒布了新的科舉條例,從下一屆的科舉考試開始,不論男女皆可參加,女官一事也已經鋪墊了多年,此次條例頒布,並沒有太大的反對之音,女子能為帝為官,自然也能科舉,理所應當。
退位後的昭明帝徹底不管朝政了,而是整日帶著一群孩子當孩子王,皇上有時候想跟自己父皇商量點事兒都整天找不到人影,等自己坐到皇位上才知道皇上真不是好當的。皇上當年在禦史台待了幾年,結果人家參起自己來毫不嘴軟!
“不就是納了兩個男寵,就有禦史參我,父皇您當年那麼多妃嬪呢,我已經很勤於朝政了。”
“你說的不對,父皇當年也是被參的,還寫折子痛批我呢,隻是你不知道罷了。”
“父皇,當了太上皇也不能一直躲懶!”
“啊?父皇耳背,聽不清聽不清。”
永昭三年,永昭帝立女兒嘉華長公主為太女。
除了親近的人外,外人並不知嘉華長公主的父親是誰,因此不是沒有大臣質疑,嘉華長公主這樣血脈不詳的身份是否擔得起太女之位,不過永昭帝也有一句話。
“誰生的孩子誰知道,當爹的就不一定了。”
頓時大殿內一片死寂,也再無人出來說一個不字。
後世史書記載,永昭帝勵精圖治,果敢善用,大昭在其治下達到鼎盛,之後三朝盛而未衰,政治清明,百姓安居,被後世史家一再稱頌。
……
“謝澄,別跟你爹下棋了,你爹就是個臭棋簍子,咱們要去外祖父家吃年夜飯的,快去換衣裳去,你要下去你外祖父家再去下。”
“知道了娘。”
小姑娘放下書,乖乖回自己院子丫鬟給換衣裳去了,剛滿十歲的小姑娘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與母親極為相似,其他地方又像極了父親,隻要是見過沈沅和謝回夫婦倆的,都道的確是一眼就能看出是他們倆的孩子。
女兒出去後,沈沅冷不丁被謝回抱了個滿懷,“你說誰是臭棋簍子?”
“自然是說你,臭棋簍子。”
沈沅伸手揉了揉丈夫的臉,然後就被抓住手,堵住了嘴,成婚十多年,這仍舊是每日都會在寧安伯府發生的事。
今年過年,照舊是三家人在一起,自從那年在寧安伯府上過了一個年之後,就開始幾家輪著來,今年到沈家,明年到謝家,後年到何家,過年嘛,人多更有滋味兒。
何老太爺率先舉起杯子,“又過了一年了,咱們一塊喝一杯,就當是為了咱們的年年有今日。”
“為了咱們每個人的平安如意。”
“為了大昭的河清海晏。”
“幹了!”
【番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