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 四海熙然,九州清晏(1 / 2)

“姝妍,要恭喜你了,你的船隊帶回來的東西,可是讓整個京城的人都開了眼了。”

“可不是,這下子咱們姝妍可真要成大昭首富了。”

陸姝妍雲淡風輕道:“不過是占了先機,現下朝廷鼓勵海貿,過不了多久,我鋪子裏這些東西就不算新鮮了。”

陸姝妍覺得自己就是占了個“快”字,現下朝廷大力發展海貿,不過因為剛開始,很多人還在觀望,畢竟組織一支船隊出海遠洋,要投入的可不是一點點銀子,若是海上遇到風浪,連船帶人都得賠進去。

不過不管任何時候,都不缺敢冒險的人,海外這麼大的商機,不肯能所有人都看著,更別說如今就連朝廷都在打造自己的皇家船隊,雖說朝廷的船隊不為生意,隻為像海外各國宣揚大昭國威,但是朝廷頒布了海貿法令,私人的船隊隻要有官府簽發的文書,就可出海貿易。

事實也確實如陸姝妍預料的那樣,很快,許多看到海貿有利可圖的人都一窩蜂地買船,組船隊,準備向未知地進發。

大海很危險,在這個過程中,的確有人因為風暴賠掉了整個家底,但是依舊擋不住有人前赴後繼,因為賺得盆滿缽滿的人更多。

大昭的布料、繡品、茶葉、瓷器等物帶到海外,價錢就能翻上十幾番甚至幾十番,同時海外的東西也被源源不斷地帶回到大昭。

原來隻是一個小小吏目的李憑,的確憑著自己的本事讓大家知道皇上當年的確沒有看錯人,如今他已連升四級,成了海貿司提舉,主管閔州海貿事宜。

朝廷簽發海貿準許證就是李憑提出的想法,此外他還想到了讓出海的商隊向朝廷繳納保費,繳納了保費的船隊若是遇上風浪賠了,朝廷會賠償一部分的銀子,不至於讓人賠個底兒掉。

同時,船隊回到大昭後,要帶回來的每一樣貨物都要通過海貿司的檢驗,並且貨物要進到大昭,需要繳納一定的稅銀。

跟賺到的銀子比起來,這點保費和水銀不值一提,也因為如此,大力鼓勵海貿之後,大昭每年的稅收大大增加,如今從京城到大昭的每一個州府,甚至縣城,都修建了平坦又寬闊的官道。

也不知是處於貿易方麵的考量,朝廷的船隊從海外帶回了其他國家的船隻,火炮等物,昭明帝看過之後就立馬召集了工部和兵部的人,這些東西讓人心驚,雖然中間隔著汪洋,但是大昭能過去,人家自然也能過來,到時候該如何抵擋人家這樣的船隻和炮彈?

他將帶回來的東西交給了兵部和工部,讓他們去研究如何對付這樣的武器,並且想法子造出比這還要更厲害的武器。

為此,皇上還開始著手訓練真正的海上水師,大皇子主動請纓去了閔州,與當地武將一起,訓練水師。葉粲也帶著兒女,隨丈夫一起,將寧王府搬到了閔州。而閔州隻是一個開始,將來大昭沿海的州府,都將有水師駐紮。

自己心心念念的海貿司如火如荼,水師也已經在建設當中,昭明帝突然就想歇歇了,也沒跟任何人商議,某次朝會上就直接讓人宣讀了傳位詔書,將皇位傳予自己的女兒。

大昭此前可從未有這樣的主動退位的事,不過從未有過的事情多了,以前還未有過女帝呢,昭明帝根本不在乎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