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價格彈性,已經發展出各種估算技術,請看下麵的實例:
W電話公司考慮對安裝電話進行減價,一個方案是他們安裝電話分機每月收取租費20元,另一個方案是每個月收取租費15元,到底哪個方案好,他們沒有把握,於是采取以下3種方法進行分析。
1直接態度調查法
公司直接問一些顧客,假如公司把電話月租費降為15元,他們是否願意安裝一部電話機。將同意安裝電話機的顧客百分比乘以所有潛在的顧客數,即可得出將有多少客戶增安電話機。
2統計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將過去價格與數量之間的曆史數據作為參考,畫出曲線圖。比如分析過去降低價格後,影響電話裝機數量的數據及其曲線趨勢,從中確定公司將月租降為15元後,有可能增加多少裝機用戶。
3市場實驗法
公司可以給一定數量的用戶以機會,如果他們願意,公司以15元的月租為他們裝一部電話。然後計算出實際安裝電話的用戶占整個試驗用戶的百分比,再乘以潛在用戶的總數,即可得出,月租降為15元時會增加多少用戶,此方法為市場實驗法。
(三)減價兩分錢就能抵消的品牌忠誠
弱者搶占市場的最佳策略是降價;同樣,強者保護自己的最佳策略也是降價,價格戰的發生不可避免。
劇烈的市場競爭。
減價兩分錢就能抵消的品牌忠誠。
也就是說,在競爭麵前,特別是在價格競爭麵前,消費者對某一品牌的忠誠度是靠不住的。作為市場競爭最有力的策略之一,價格策略無論對於處於領先地位的強者,還是對於處於落後地位的弱者,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競爭手段。
弱者的價格武器,在於攻城略地,搶占市場份額。一個企業在市場上地位的強弱,不是以該企業實力大小而論,而是按照各品牌產品在整個行業市場上的占有率多少而劃分。所以,弱者要想由弱變強,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采取非常規的手段將對手的客戶搶過來,而對於客戶來說,誰能給他帶來更多的實惠,誰就是客戶的首選品牌,於是降價策略就成為弱者爭強奪位的第一利器。
強者的最後一招絕殺是價格利器。對於強者來說,隻要在一定的市場範圍內確立了強者地位,並在品牌運作上不出差錯,一般能保住已有的市場份額,所以很少見到處於領先地位的強勢企業動用價格武器挑起價格戰。但是,一旦遇到競爭對手廣告宣傳的強勢攻擊,為了力保市場份額和強者地位,也會在麵臨生死存亡的一刻使出殺手鐧,利用自己實力強、生產規模大、單位成本低等優勢,高舉降價大旗,而且降價的幅度會選擇在競爭者剛好無法跟進的底線以下。由於競爭者實力落後於強者,且需要投入大量的市場宣傳費用,再加上生產規模相對較小,單位成本過高,如果再采取與強者相同幅度的降價力度,就會使自己陷入賠本運作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時日一久,必然以失敗而告終。
強者的競爭邏輯就是與對方拚耐力,直到把對手拖垮。
烤腸又稱熱狗,又稱台灣熱狗,是最近幾年才在中國內地興起的一種集時尚與休閑為一體的快速消費食品。烤腸行業有很多特性是其他行業所沒有的,比如,所有品牌的熱狗零售價都一致;必須現烤現賣等。
在Q城,S品牌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S品牌在當地投入較早,Q市及下屬的8個縣級市場一直是S品牌“一枝獨秀”,其他品牌即使進入該市場,充其量也隻能是個配角,難動S品牌的根基。然而,好景不長。2004年秋,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先後有5家烤腸品牌與S品牌進行正麵競爭。下麵各縣城與S品牌競爭的品牌更多。一時間G市街頭的烤腸機成倍地增加,就連S品牌的烤腸機也有20%以上轉向經營其他品牌產品,這就意味著,在熱狗銷售旺季剛剛到來之際,S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就失去了20%。種種跡象表明,形勢很嚴峻,如果不采取緊急措施,一個銷售旺季下來,S品牌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通過分析,我發現,S品牌失去市場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價格原因。以40克規格的烤腸為例,S品牌的供貨價為070元/根,其他品牌供貨價一般為055~065元/根,而零售價則是100元/根,供貨價每降低010元,就意味著終端商利潤將增加33%,難怪S品牌經銷商紛紛倒戈相向呢。
第二,服務原因。S品牌習慣於每周給終端商送貨一次,或者是終端商電話通知缺貨時才送貨。而其他品牌則每3天送貨一次,而且服務熱情、主動。
找到症結之後,我組織S品牌銷售人員信心百倍地展開了反擊。
首先,增加終端商服務人員,並對其進行培訓,對服務規範和方法以及送貨頻率都作了詳盡的安排,在服務上樹立S品牌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