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啟示錄4(3 / 3)

以創造、提升品牌形象和價值(交換價值、使用價值、消費價值)為目標,企業文化建設就在於創造企業三個同體異質的企業能力:有形的資金和技術能力、行為的規劃和管理能力、無形的信念和創意能力。這三種能力就是創造和提升品牌價值的根本力量,而所有圍繞著培養、促進、提升、保障這三種能力的企業組織行為就是“企業文化”的完整體現。而我用最簡單,最樸實的語言來描述我們的企業文化。

合作的“合”是由“人”、“一”,“口”組成,上麵一撇一捺分別代表合作的雙方,你撐著我,我撐著你,下麵是“一”和“口”, 代表合作的兩個人合吃一口飯。如果我一個人把飯都吃完了,你還能與我合作嗎?所以要合作,首先要懂得“合”這個字的含義和結構,雙方都要受益,我想著你,你想著我,相互關心,才能合作成功、長久。

□節選自《唐明生語錄》

在工作中,您需要與您的上級、下級、相關部門、尤其是您的客戶進行各種不同層次的溝通,如果您發現自己與人交流溝通不當,想一想是否因為自己沒能重視溝通?有了良好的溝通,辦起事來就暢行無阻。溝通涉及獲取信息或提供信息,在這種或那種之間,或對他人施以影響以理解您的旨意並願意根據您的願望行事。然而,許多問題都是由溝通不當或缺少溝通而引起的,結果會不可避免地導致誤傳或誤解。要想獲得有效的溝通,了解什麼地方會出錯,無疑是大有用處的出發點。

或許,您很少會花費心思去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經常是因為您表達的方式出了問題,而並不是您思維混亂。通常,您也會很容易地發現某事沒有得到很好的溝通,下麵這些話您一定不會陌生:“如果您的意思正是這樣,那又為何不這麼說?”“我希望他們把話說明白點。”“我不敢肯定自己該做什麼。” “他(她)開玩笑時,我希望能明白。”“我實在沒聽明白。”而通常這些話您根本就不會說出口,隻是以皺眉或歎息的形式表達出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溝通的內容與接受的內容並非隻字不差,因此,想法子填補兩者的鴻溝是至關重要的。

透過詢問的技巧您能夠導引客戶的談話,同時取得更明確的信息,支持您銷售的產品或服務。大多數的人都喜歡“說”而不喜歡“聽”,特別是沒有經驗的銷售人員,認為隻有“說”才能夠說服客戶購買,但是客戶的需求、客戶的期望都是由“聽”而獲得的。您如果不了解客戶的期望,您又如何能達成您取得訂單的期望呢?理解了這一點能更有助於克己自製,使自己更加有效地把信息傳達給對方。進行良好溝通的秘密就是知道怎樣說比說什麼要重要得多。因此,要產生最大的影響,必須通過自己的手勢、語調和詞彙,使用最為廣泛的表達方式。

“思想”和“信息”要轉換成“能用於傳遞的信息”需要您進行正確的領會。具有興味盎然的想法當然不錯,但有兩點可能會影響良好的溝通:不能對溝通的內容進行清晰而有邏輯的思考。例如,當要表達“我們需要些信封”時卻說“信封用完了”。不能理解對方的關注所在並正確地表達信息,以便獲得對方的全部注意力和理解。例如,該用通俗上口的口語時,卻用了晦澀拗口的學術語。如果您的信息沒有得到清晰的表達,它便不能被聽者正確地理解和加工,有效的溝通也無從談起。

利用身體來表明自信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一一影響著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身體姿勢:必要時,坐著或站立時挺直腰板給人以威嚴之感。耷拉著雙肩或翹著二郎腿可能會使某個正式場合的莊嚴氣氛蕩然無存,但也可能使非正式場合更加輕鬆友善。泄露信息:不由自主地抖動或移動雙腿,能泄露從漠不關心到焦慮擔憂等一係列的情緒。無論麵部和軀幹是多麼平靜,隻要叉著雙臂,或抖動著雙膝,都會明白無誤地顯露內心的不安。身體距離:站得離人太近能給人以入侵或威脅之感。如果與人的距離不足5尺,聽者會本能地往後移,這就是當對方過分靠近時產生的那種局促不安的感覺。反之,如果距離達6尺或更遠,聽者就會覺得您不在乎他,並產生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不同的身體姿勢能使溝通的內容增色或減色。隻要意識到上述事項,就能輕而易舉地對自己的身體語言加以控製。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一種或多種手勢以加強自己的表達效果,保證能用合適的視覺信號強化自己的語言信息。

急緩適度的語速能吸引住聽者的注意力,使人易於吸收信息。如果語速過快,他們就會無暇吸收說話的內容;如果過慢,聲音聽起來就非常陰鬱悲哀,令人生厭,聽者就會轉而他就;如果說話吞吞吐吐,猶豫不決,聽者就會不由自主地變得十分擔憂、坐立不安了。自然的呼吸空間能使人吸收所說的內容。建設性地使用停頓能給人以片刻的時光進行思考,並在聆聽下一則信息之前部分消化前一則信息。前麵講了很多企業文化的技巧,但是我們當初創辦企業的初衷是這樣,也非常簡單:

“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提醒兒女多關心一下自己的父母。不分富貴貧窮,每個人都要懂得感恩。”—創辦企業初衷。 節選自《唐明生語錄》

什麼是企業文化,對企業文化的認識有很多,它不是企業具體的某一部分,它是企業的全部。企業文化,不是企業競爭力的某個構成要素,不是企業價值的某個組成部分,不是企業運作鏈條中的某個環節,不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才應關注的推進器和治病藥方,也不是指企業的這樣或那樣的文化活動,更不是指這樣或那樣的企業文化宣傳口號。企業文化,是企業的起點也是企業的終結,企業文化不是企業的局部,而是全部。正如“文化”是人類社會的全部現實,“企業文化”也是企業的全部實在。正如“文化”是人的根本屬性,“企業文化”也是企業與生俱來的屬性。衡量企業文化的標準,隻有優劣、大小、高低和現實性,而不是有或無。

近年來,對於全民健身特別是老年健身的關注和支持成為多威公司最為熱衷的工作之一。說起對於老年健身活動的熱情,唐明生說,小時候家裏很窮,父母的辛苦都看在他的眼裏。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加能體會父母的心情。“沒有老,哪有少?我在商場經常看到陪著孩子來買鞋的父母,卻很少看到陪著父母來買鞋的孩子。我們對父母到底關心多少呢?”正是源於這樣的情結,唐明生要為辛苦操勞一生的老人們打造一雙適合他們的運動鞋,幫助他們更好地鍛煉身體。2006年,經過三年苦心研究的老年專用保健(運動)鞋終於麵市了。這款鞋在國內市場很受老年人稱讚。開發這款鞋不為賺錢,隻為心底那份願望,讓老年人健康快樂。正是這樣的精神伴隨著多威公司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