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的求點擊推薦!)
範純仁撫須輕笑,又恢複了那副大家風範,緩緩對眾人“老夫在開封時曾聽過一個傳聞。”
“什麼傳聞?”許將和範純仁身份相當,問起來也直接。
範純仁看著不動聲色一臉好奇的趙佶目不轉睛的娓娓道來:“據民間傳聞,開封有一神童,一歲能言,二歲能塗鴉,三歲識字千數,四歲通讀四書五經,五歲能吟詩操琴,六歲涉獵諸子百家,七歲畫道小成,八歲書法已具名家風範!”
“世上真有如此神童?”聞一名失聲驚呼,看著趙佶眼珠子都凸出來了,不敢置信。
呂頤浩眼神再變,隱隱有了一絲畏懼。
趙佶心裏一咯噔:莫非自己哪裏露了馬腳,這老頭怎地這般篤定模樣?
“老夫也不大相信世上有這般‘生而知之’的人物,那神童自元祐五年之後銷聲匿跡不再有任何傳聞,老夫也隻當民間趣聞,卻不想今日又見得真人。”範純仁明亮的雙眸似笑非笑。
“怪不得老夫沒聽說過,原來是元祐五年以前的傳聞。”聞一名看著趙佶,釋然的說道。
趙佶不自在的扭了扭身子,幹笑道:“堯夫先生不會說學生就是那神童吧?學生可沒那神童那麼厲害!隻在琴、經、畫上略有所得而已。”
這不算自賣自誇吧?趙佶暗道。
範純仁哈哈一笑,指了指如畫懷中的寶貝。
“靠,那副畫的詩!”趙佶無語了……
眾人的目光又是一變。
“你出來你兄長可知?”範純仁突然又快又急的問道。
“老六知道!呃……你詐我!”趙佶話一出口,立馬反應過來說露了嘴。
趙佶完全明白了:這老頭先用“神童”傳聞擾亂自己的心神,然後出其不意的進行套話,自己上當了!
曆史名人果然都是高智商生物,一不留神就中計了!
“堯夫兄,你們倆這是打什麼啞謎?”許將糊塗了,這二人到底是認識還是不認識?怎麼越聽越聽不明白?
“堯夫先生怎地猜出是我?”趙佶鬱悶的對範純仁問道。
“你啊,讓老夫不知如何說,稱呼兄長也這般隨性?”範純仁一聽“老六”的稱謂,差點就笑了出來,還好顧忌到這“老六”是當今皇帝,才硬生生的忍住了。
趙佶扮個鬼臉,明確的表示自己很“嫩”,童言無忌!
“老夫曾在東坡先生處聽說過此子,東坡先生對他讚譽有加,稱‘此子他日必勝諸葛武侯’!”範純仁表情十分複雜的說道,有震驚,有感歎,有懷疑,又有釋懷……
“當真!?”許將激動之下老臉漲紅,不是他不認同趙佶的天資,而是“東坡先生”與“諸葛武侯”的名頭太大了!
“東坡先生”便是鼎鼎大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軾蘇東坡,名留青史的大文豪、政治家,特別在詞一道上開創了豪放派,諸如《江城子·密州行獵》、《赤壁賦》等許許多多的作品流傳千古,引無數英傑折腰的超級大犇!
“諸葛武侯”人人都知道——諸葛亮諸葛孔明,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那個“多智近妖”的軍師,“三分天下隆中對”、“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等等無數代代傳頌的典故都是說他,在民間傳聞中此人豈止大犇,簡直就是活神仙!
由大名人蘇東坡的口中說出“此子他日必勝諸葛武侯”的評價,傳出去隻怕整個大宋,甚至大遼、西夏、吐蕃都要“掘地三尺”將趙佶挖出來“觀賞”一番!
——許將幾人的反應還算克製的了。
“那老頭兒怎地不守信用!?”
一道氣急敗壞的聲音打破了眾人的沉思,抬頭盯住稱蘇東坡為“那老頭兒”的趙佶,眾人的表情說不出的怪異。
蘇東坡在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心中估計諸葛亮都要排後一點,也是活神仙一流的人物,如果不是礙於趙佶高深莫測的家世,城府稍淺一些的的呂頤浩能破口大罵……
趙佶真急了,自己一心潛水不想曝光,當初跟蘇東坡說得好好的要保密,一轉眼就把自己賣了,自己給他的信中可是提及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你小子,怎麼說話?”範純仁猜出了趙佶的真實身份言語間就隨意了許多,差不多將趙佶當成了喜愛的晚輩。
趙佶不客氣的翻了個白眼,繼續嘀咕道:“他不守信還不讓說了?”
雲裏霧裏的許將等人又傻了眼,這小子天賦過人但這禮儀方麵……
“衝元兄,你等莫要誤會,這小子與東坡先生實為忘年交,”到底是大犇,範純仁一語道破幾人心中所想,又幫著趙佶解釋道。
“東坡先生的忘年交?”
幾人嘴角都快裂到耳根了,這不是開玩笑吧?
“還有你,也太小瞧老夫了吧?難道老夫就不能自己猜出你小子的來曆?也不問明白便說東坡先生失信於你?”範純仁老眼一瞪,沒好氣的說道。
“還不是要那老頭的提示才猜得出來?”趙佶小聲鄙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