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論醫(2 / 3)

——這都是物競天擇的結果!”

趙佶斟酌著用詞,一口氣將自己知道的東西全部說了出來,至於龐安時等人聽不聽得懂他就不管了。

這可將做“翻譯”工作的龐濟給還苦了,“杠杆原理”、“自身機能”、“物競天擇”等聞所未聞的新奇詞句他可翻譯不出來,急得手忙腳亂。

龐安時似懂非懂,但其餘眾人卻被趙佶一番大道理唬得一愣一愣的:怎麼聽起來都是那麼高大上深奧無比?

“小秀才一番理論讓老夫大開眼界,長見識了。”範純仁感歎道。

“物競天擇!好一個物競天擇!”許將拍案讚道。

“初聽似覺癡人說夢,細細想來卻極為有理,除此說難以解釋。”聞一名也說道。

“受教了。”呂頤浩拱了拱手,神色更加吃驚。

這四人都是人中俊傑,這個時代的精英,思維開闊見多識廣,許多事一點就透,趙佶說的有理無理自有判斷。

盧俊義、白霜緊閉著嘴,生怕在客人們麵前驚呼出來失了禮,望著趙佶的目光更是敬服。

“大師兄不但武道一途成就驚人,在文道、醫道也非同凡響,可笑以前還總想與他相比……”

“這人腦袋怎麼長的?千古第一秀才,算術上獨樹一幟,如今連醫道都自有見識!”

隻有心思單純的如畫笑彎了大眼睛:“我家殿下獨一無二天下無雙,有何大驚小怪的……”

燕青看著侃侃而談的趙佶,心中暗道:這個小哥兒的本領似乎了不得!

在趙佶讓童貫送來的紙筆的幫助下,龐安時總算理解了趙佶意思,大感新奇的同時也有些疑惑,醫道中人手握人命馬虎大意不得,當即不含糊的說道:“鶴公子此言似是不差,但和醫術似乎並無多大幹係?”

眾人一愣,是啊,雖然說的是肌理,但和醫術關係不大啊,醫病救人又不看力氣大小。

“安常先生此言不妥,”趙佶搖著頭反駁道:“說句不太恰當的形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詳細了解人體結構對內科而言許是用處不大,但對外科卻極有用處,比方說三國時期的華佗為曹操的‘開顱醫疾’,那就需要對人腦構造極為了解,時人認為是笑談,學生卻以為華佗先生乃是成竹在胸,安常先生以為然否?”

眾人麵麵相窺,不知如何作答。

連開刀之類的醫治手段都失傳已久無從考證,傳聞中的“開顱醫疾”之事如何說得出是真是假?

“也罷,方才之問且擱置,學生再問安常先生它問,”一時半會兒說不清,趙佶幹脆就換了問題:“人體血液我們都不陌生,但可知是單一的還是由幾種物質組成?人受傷都會出血都會疼痛,為何有些傷痕不會留下疤痕有些卻會?都是暴斃,為何有些死時捂胸有些死時抱頭?”

看著目瞪口呆的眾人,趙佶在心中偷笑:就是欺負你們沒學過生物,沒看過新聞!

龐安時沉默半響,神情有些落寞,他雖不是自大之人,但被一位和他孫子一般大的少年“問倒”,心中還是不好受。

“請鶴公子指點!”龐安時站起來躬身說道,他到底是位優秀的醫者,比起麵子,他將醫術看得更重。

其餘之人也不說話了,都正襟危坐想聽聽趙佶的答案,不管年紀大小,有學識的人總能獲得他人的尊敬。

——盡管臉上都跟見了鬼似的!

“安常先生言重了,”趙佶急忙側身避開,隔空虛扶,自嘲似的說道:“學生方才也說了,論起救人治病的醫術學生一竅不通,哪裏敢與先生相比!隻是自小喜歡‘叛經離道’,看見什麼東西都喜歡問為什麼,然後發呆思考,久而久之竟也偶有所得,也算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