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年或辛酉年,孰是孰非,已不複憶之,亦不欲深究。但求網絡不斷,電力不熄,足矣。華夏國中,盛大體育賽事正酣。諸國軍警之健兒,本懷友誼第一,競賽第二之誌,然賽場之上,奪冠心切,友誼之念,拋諸腦後矣。此等紛爭,與吾何幹?名譽之爭,豈如LAL一局之暢快?
故事之主,號曰麻子哥,邊戲於虛擬之境,邊摳腳氣之足,口中罵罵咧咧,皆因賽事推送之擾,致遊戲窗口驟現,團戰失利,心甚不悅。何以名之麻子哥?蓋因長期熬夜,麵生麻點,友朋戲稱之,主人公竟以此為美,名漸代其實。
常夜遊戲,兼以營養不良,獨居之久,以致年歲亦忘。腦中紛亂,惟知近日華夏國有賽事,名曰漢地之賽。此人邋遢無狀,言辭粗鄙,網上稍有不滿,即口出惡言。欲知其何以至此,須從其成長說起。
麻子哥,本名林小飛,川四山區小邑之高三學子。父母皆為本邑高中之師,家境小康。小飛為父母溺愛之子,今獨居,身高六尺五寸,容貌平庸,身體瘦弱如猴,發亂如鳥巢,顯見數月未洗。
此時小飛正樂而嬉笑,遊戲勝局,心情甚佳。燃煙一口,又飲冷茶,略感不佳。方才之戰,極為刺激,百三十五人混戰六十五分鍾,終翻盤獲勝,思之猶覺振奮。飲畢,又取白酒小酌,發出豬鳴般之舒適聲,此生活於小飛,猶若天堂。
小飛自初中始,便沉溺於網絡遊戲,日漸成癮,逃學赴網吧,父母苦勸無效,甚至毒打,亦不能改。高一伊始,父母無奈送其至戒網癮中心。然網癮未除,反愈演愈烈。
戒網癮中心,猶若牢獄,軍事化管理,日日規矩與體能之訓練。遇不從者,中心施以電擊之療法。此療法者,不從則電之,網癮發作亦電之,脾氣暴躁者亦然。簡言之,中心之人,看誰不順眼則電之,直至失禁方止。
電之好處,乃網癮少年皆能迅速變得順從,宛如三好學生。然電擊之外表無傷,教官之行為,可謂喪心病狂。中心對外宣稱:高科技頭盔戴於網癮子頭,微電流刺激,配合引導,使子樹立正確的三觀,結合體能訓練、催眠等,終能科學高效戒除網癮。此言一出,家長皆喜。雖有疑慮,亦抱試一試之心態。能送至此者,皆父母無力管教之子,已盡力矣。
小飛在戒網癮中心三月,電擊之次數已不可計數。初不服,後反抗,欲殺教官以求解脫。然年僅十六,瘦弱少年,何能與五大三粗之退伍老兵相抗衡?此次未遂,小飛麵臨末日。蘇醒之際,見褲已濕,知又被電至失禁。
餘日之中,小飛畏懼至極,聞教官電棍之聲,即瑟瑟發抖。即便教官令其跪下,亦立刻遵從,聽話之至,甚於犬也。半月之間,小飛變為聽話之五好青年,然眼中之光已失,心中埋下怨恨父母、仇恨軍警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