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爾諾:《否定的辯證法》,張峰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版。

迪迪埃·埃裏蓬:《權力與反抗》,謝強、馬月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柏拉圖:《國家篇》第七卷,《柏拉圖全集》第二卷,王曉朝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鮑曼:《現代性與大屠殺》,楊渝東、史建華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年版。

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版。

瓦爾特·本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王才勇譯,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布魯克斯、衛姆塞特合著:《西洋文藝批評史》,顏元叔譯,台北:誌文出版社,1971年版。

陳嘉映:《海德格爾哲學概論》,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版。

吉爾·德勒茲:《尼采與哲學》,周穎、劉玉宇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雅克·德裏達:《論文字學》,汪堂家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版。

《聲音與現象》,杜小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書寫與差異》,張寧譯,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版。

鄧曉芒:《康德哲學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C·A·範坡伊森:《維特根斯坦哲學導論》,劉東、謝維和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米歇爾·福柯:《知識考古學》,謝強、馬月譯,上海:三聯,1998年版。

《瘋癲與文明》,劉北成、楊遠嬰譯,上海:三聯,1999年版。

《規訓與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上海:三聯,1999年版。

《性經驗史》,佘碧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弗拉克:《理解的界限——利奧塔和哈貝馬斯的精神對話》,先剛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

弗洛伊德:《釋夢》,孫名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高宣揚:《當代法國哲學導論》(上、下卷),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伍萊德·高澤西:《利奧塔與〈後現代狀況〉的來龍去脈》,王賓譯,《開放時代》1998年第6期。

加裏·古廷:《20世紀法國哲學》,辛岩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於爾根·哈貝馬斯:《後形而上學思想》,曹衛東、付德根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年版。

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孫周興編,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版。

《林中路》,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版。

《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熊偉校,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版。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賀麟、王玖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哲學史演講錄》,賀麟、王太慶譯(上下),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

黃裕生:《時間與永恒——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時間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佛朗·霍爾:《西方文學批評簡史》,張月超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泰倫斯·霍克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瞿鐵鵬譯,劉峰校,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版。

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版。

喬納森·卡勒:《論解構》,陸揚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康德:《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苗力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楊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實踐理性批判》,鄧曉芒譯,楊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純粹理性批判》,鄧曉芒譯,楊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約瑟夫·科克爾曼斯:《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陳小文、李超傑、劉宗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拉·科拉柯夫斯基:《柏格森》,牟斌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利奧塔:《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書信錄》,談瀛洲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後現代狀況》,車槿山譯,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版。

《非人:時間漫談》,羅國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