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顧廷燁為了外室氣死了親爹,這是不爭的事實,隻能感歎新帝是真的寬容,難怪繼承了官家的皇位還要再尊自己的親爹為皇考,一丘之貉罷了。
既禁不住皇位的誘惑,又想要對親爹盡孝,明明不忠不孝卻又說實在盡忠盡孝。這天底下的好事怎麼全都叫他們給占了。
坐回凳子上看著進來的女使再次把地上擦幹淨,我拿出了那封信。
顧廷燁氣死老侯爺算是給我提了一個醒,這世上到底最重要的是我阿娘,這個禍害還是不留的好。
信封裏的紙算不得多好,粗糙還有些泛黃,紙上的字沒有我寫得好,他這字隻能說是工整俊秀,但沒有一點風格。
“這字確實需要買本字帖回去好好練了。”我得意地笑了一聲,在字這一方麵顯而易見我是贏了他的。
這封信寫的不是什麼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酸話,也不是對那日攔我失禮的道歉,反而是在解釋他為什麼說“女子還能讀書習字”那句話。
原來是他幼年喪父喪母,隻跟著哥嫂生活,北方又苦寒,所以家裏很是窮困,他考秀才那年整個縣隻有八十六個人參考,就中了他和一個老童生。
他運氣好,老實又肯吃苦,被一個富商看上,被請去做富商兒子的一個陪讀,這才有機會讀更多的書,做更多的學問。
細數他一路走來,不止是他大哥耕田種地,冬日裏去接閑散零工,還有他大嫂日日辛勞,不止要操持家裏的事務,還要去織布裁衣,一年到頭竟沒有休息的時候。
因為他大嫂不善言辭,平日裏隻是埋頭幹活任勞任怨,所他竟然大大低估了大嫂的付出,覺得十分慚愧。
看完了最後一行字,我整個人都有點發懵,他這是把信放錯地方了吧,真不是要寄回家感謝一下大嫂付出的?
這信給我看做什麼?要我誇他這麼多年遲鈍的可愛還是讚頌他這麼多年才懂得感恩呢?
我抬手毫不猶豫地把信放到了燭火上,直到它燒個幹淨心裏才安定下來。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隻希望他真的會感激哥嫂的付出,別隻是嘴上說說。
每當我想要懈怠時,現實總會叫我遇到一個又一個人,一件又一件事來督促我,永遠不要停下腳步,感受是痛苦的,但掙紮是有希望的。
今日寫什麼呢?今日就寫女子對於家庭的付出吧,嗯,也要把男子的付出寫上去,我們是共同在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國家努力的,雙方都該看到彼此的辛勞,理解尊重平等對待才能少生怨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