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斯文狗膽包天,既然敢糊弄自己,怎麼敢保證他沒有糊弄張廣運?韓書來對張廣運太了解了。張廣運雖酷愛古董,收藏文物無數,可他老人家對古董文物的了解,未必及自己一半。自己沒事還往古董市場跑跑轉轉,了解一下行情,上網查查資料,翻翻文獻史料,接觸一些比如周全、方無爭這樣的專業人士,可張廣運一天到晚日理萬機,天天開會,夜夜推杯換盞,哪有這個時間?
很快就找到了合適的機會,韓書來以隨意聊天的形式,委婉地向張廣運談到了自己手中那幅古畫的遭遇。不出所料,這幅畫的真正來源,立即引起了張廣運的高度重視。
張廣運住在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花園社區。居住環境和他本人的衣著打扮一樣,沒有什麼特色,是不會輕易被人記住的那種。小區環境不錯,保安措施良好,十幾年裏沒有發生過一樁失竊事件。這是最讓他滿意的地方。十幾年前他從別的小區搬到這裏來,十幾年過去沒有再搬過家。他住的那棟樓位於小區的中央,前後左右都有樓,與別的樓之間又有相當的間距。這樣的位置,既不遮擋陽光,又比較隱蔽。從風水上講,屬於不“露”、不“透”,又比較“隱”、比較“聚”的風水寶地。也就是說,此位置不露富、不惹眼,且能聚財凝氣。他在這裏住了十幾年,其間身體一直很健康,仕途發展也很好。他覺得這是好風水的住宅帶給他的福運。因此即使有能力購置所謂的豪宅,他對搬家喬遷這事,也不動心。
張家所在的樓一共有六層。他們家住的是五樓,三室兩廳,一百六十多平方米的戶型。他女兒在英國讀書,家裏隻剩張廣運和老婆兩個人,居住環境十分寬敞。而五樓頂上的六樓,也就是該單元最頂層那套與張家同樣戶型的住房,十幾年來,幾乎沒有人居住過。整棟樓甚至整個小區,幾乎沒有人知道那套房子的主人究竟為何許人。當然,大家都忙,一套空房子的產權問題,根本不足以引起人注意。
張廣運要的,就是這種生活。關注率越低,安全度越高。
頭頂的空房子,雖然產權證寫著張廣運老婆親戚的名字,但房子卻是老婆出資購置的。房子從十幾年前買到手就沒住過人,那是因為當初購置它,本不是為了居住。十幾年過去了,這套位於頂層無人關注的一百六十多平方米的住房,被張廣運和老婆兩個人一點一點地打造成了一個藏寶室。
房子共裝了兩道防盜門。進門後的每一個房間,也都安裝了仿木門樣式的高科技防盜門。因為位於頂樓,每扇窗都被安上了安全網。可以說,整套房子是固若金湯,牢不可破。且常年鐵將軍把門,給人一種無人居住的假象。
根據功能需要,這套房子被劃分為幾個區域:中外名酒區、名人字畫區、珍稀古董文物區。張廣運的老婆手裏有一份藏品檔案,像博物館檔案簿一樣對所藏物品有著詳盡的記錄:名家字畫三百多件,包括齊白石、張大千、範曾、啟功、弘一法師等諸多書畫名家的作品;名酒兩千多瓶,多為茅台、五糧液以及拉菲、路易十三等;古瓷器七八十件,多為清代名品。此外,還有西方藝術品若幹。張廣運收藏成癖,不願失去任何擁有藏品的機會。和他的高雅追求比起來,那些熱衷金錢、美女、房產的官員,實在是品位低級,情趣庸俗,他對他們向來持鄙視和輕蔑的態度。鈔票有什麼好?一旦被抓到,那都是證據,賴都賴不掉。女人更是禍水,多少人出事都是因為她們。而古董字畫,價值不菲。有的小小的一件,其價格就遠遠超過一輛車甚至一套房。要是萬一不幸出了什麼意外,古玩藝術品真假難辨,價值難以衡量,隻需解釋為“仿造貨”,即可將一切罪責推脫幹淨。唯一有可能留下蛛絲馬跡的地方是古玩店。可他們也自有其規矩:東西一經售出,不退不換,不開發票,不留來往記錄。因此,每有辦事者想要表達深厚友情,幾十萬的現金他不敢收,但幾百萬的古玩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