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門鈴大作。
夫人忙去開門,來了一個陌生人,自我介紹說是黃郛總理秘書。秘書奉黃郛總理之命接周財長,讓周財長馬上去。周夫人抱歉地說:
“哪裏有人去得成,我也等他呢。”
秘書聽不明白,正待詳問,周作民突然出現在他們麵前。秘書見周作民推門進來,不勝歡喜。因周作民和黃郛常來常往,他和周作民早就很熟。未待說話他不由分說地把周作民請上了汽車,還一個勁兒地說他們正等您呢,大家的時間都極寶貴等等。
汽車刹住,周作民才發現到了財政部大院。車門開處,早有數人躬身侍候。下得車來,他愈發疑惑驚奇:財政次長統領著司長、處長、科長等財政部大大小小官員,恭候元首檢閱一般地列隊兩旁,說是歡迎新財長赴任。
周作民懵懵懂懂如墜雲裏霧中,問那黃郛秘書:
“不是黃總理召見我嗎?為何把我弄到這裏來?”
“您被任命為財政總長而且發表見報,你不知道?”
那秘書不解地看著他,見他神色有異,忙說:
“我以為黃總理跟您通過電話說好了呢。他隻讓我把您送到這……”
周作民哭笑不得,把那秘書拉到一邊,指著歡迎隊伍對他說:
“勞駕您轉告他們,作民改日拜訪。”
說罷,眼皮都不抬一下便揚長而去,邊上汽車邊給司機指令:
“送我回家!”
這回輪到秘書發懵:有人說,自他丟掉庫藏司長職務之日起就奮發拚搏和攢資本,希冀有朝一日出掌財政。可熬了十年後的今天,財政部第一把交椅果真帶著微笑歡迎他前往就座時,他卻眼皮兒都不抬一下便揚長而去,這到底為什麼?
其中的奧秘隻有周作民知道。“這財長不是我沒有本事當,也不是我不夠資格當,而是時候不對。我當財長時機尚未成熟。”他老謀深算而且信心十足。他創辦金城銀行獲得兩條寶貴經驗:一、時機特別重要。二、頭炮打響特別重要。創辦金城所以成功,就因為時機特好,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直掠奪中國經濟的西洋人無暇東顧,民族工商業發展很快,給金融業發展提供了最好條件;金城所以發展迅速,就因為頭炮打得響,贏來了信譽,奠定了基礎。
周作民知道,南方革命力量發展迅速,北方軍閥勢力依然強大,政局動蕩不安且愈演愈烈。在這種形勢下黃郛的內閣無法長命,加之財政困難重重,神仙下凡也無力扭轉其局麵。
“頭炮無法打響,那官兒有何當頭?”他想著心裏一笑。“別說財長,總理我也不當。黃郛一旦名聲毀壞,便再無希望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