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抱著堅定不屈的信念(1 / 2)

李嘉誠從二十一歲開始創業至今,他已經身在商場超過五十年。這大半個世紀的經商生涯,使李嘉誠成為在眾多華人中,最成功的企業家。為何李嘉誠會有這樣成功的事業?就是人需要立誌,而且是立大誌,才會有成功的一日。

李嘉誠曾經說過:“我十七歲時已經知道自己將來會有很大機會開創事業,因為我抱著堅定不屈的信念。”

年輕時,其他同事每日工作八小時,我每日工作十六小時,以爭取成就。

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該有一番雄心壯誌,立下遠大目標,有壓力才有動力。

我沒有忘記那段在逆境中刻苦奮鬥,掙紮求存的日子,因為從拚命奮鬥中,我領略到很多做人和做生意的道理。

從這些說話,我們看到一個事實,就是李嘉誠為何會有今天的成就?李嘉誠的成功條件實在太多,這些條件,加上宏觀因素之下,造就了華人最成功的企業家李嘉誠。不過,在這些眾多成功的條件中,第一個條件就是李嘉誠少年立誌,要創出一番事業。如果沒有立誌這一個過程,我們很難猜想,今天的李嘉誠是否會有這樣偉大的成就。

經營者確實應該有“萬斤重擔一肩挑”的責任感和氣魄,衝鋒在前,負責到底。無論狂風暴雨、千難萬險,勇往直前,絕不退縮。隻有這樣才能使員工有所信賴、依托,喚醒眾人,共赴大業。

經營者除了有為社會造福的使命感之外,還應有像他嘉誠一樣的責任感,這是十分重要的。

經營者負責,不僅表現在日常,更表現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即使碰到了失敗,也要把失敗的責任一肩挑起來,不怨天,不尤人。當然,失敗的原因可能來自外界的大環境,也可能來自內部的其他人,但當此之時,作為企業靈魂人物的經營者,不應該尋找借口、推諉責任,而應該找自己未能及時調整以適應環境的責任,找自己用人不當、調解不力的責任。隻有這樣,並且在此基礎上深刻反省,認真調整,失敗才能成為成功之母。

一個企業,猶如大海行舟,經營者就是船長。在茫茫的大海上,大家靠船長指揮前進,信賴船長,依從船長;因此,麵對任何驚濤駭浪,船長都應該負責到底,哪怕是在船沉沒之前的一刻。如果能這樣做,船上的人不僅有了安全感,而且會覺得有所依賴;並且可以鼓起勇氣,協助船長揚帆遠航。

明智的經營者應該時刻保持危機感,富有憂患意識,警覺明天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對於意識到的問題,及時處理,絕不拖延。經營者應該時時刻刻處於臨戰狀態,弓在弦,彈上膛……

現在,經營領域的狀況,也正像廣泛的社會領域一樣,其變動更快、更劇。昨日的百萬富翁,今天就可能成為街頭乞丐;昨天的香餑餑,今天就可能成為淘汰品。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化工材料、電視冰箱洗衣機一類家用電器,都有著相當頻率的新舊更替律。進步愈快的行業,競爭就愈激烈,相對地也使公司的經營愈加困難。在這種情勢下,競爭力不強的公司就自然要被淘汰。

麵對激烈的競爭,麵對如此殘酷的淘汰機製和頻率,任何一位經營者都應該有危機感,有憂患意識;同時也要有所準備,處在臨戰狀態。商場上可能有積極進取的常勝的贏家,卻沒有固步自封、恃財傲世的常勝的贏家。胸無憂患,掉以輕心,很可能要栽跟鬥。

“勇於負責,開拓創新”是對企業管理者道德素質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範要求。

一位經營者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就職業素質本身的要求來說,一要對自己的職位勇於負責,也就是說對企業負責,對產品負責,對職工負責;二要對企業或下屬出了問題勇於承擔責任;三要對創新風險勇於負責任。對工作高度的責任感是一個企業管理者首先應具備的職業道德素質,這是做好工作的巨大動力。一個有強烈責任感的管理者,無論什麼時候都能了解認識管理人員的作用,承擔起自己的職責。

現代企業管理需要開拓創新的道德素質,是與企業的生存密切相關。沒有競爭就沒有生存,而要競爭就要不斷創新。

開拓、創新是管理的中心活動。企業管理者的功能就在於開拓創新,企業管理者主要的任務,就是促成管理革新。這種形勢要求現代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創新能力,善於接受新鮮事物,富有想象力,思想開放,善於提出新設想、新方案,對每年的工作都有新目標、新追求。

開拓創新的能力與開拓創新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分不開的。一個管理者開拓創新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對開拓創新抱什麼態度可以說非常重要。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怕擔風險,還是銳意進取,不畏風險,勇於創新,由於直接反映著管理者對本職工作的態度,因而就不能不是一個道德標準。開拓創新的職業道德含義在於它不迷信傳統,反對保守,不畏風險,敢於和善於接受新鮮事物。

在當前,“勇於負責、開拓創新”對於一個優秀企業管理者來說,更具有重要的道德意義。這就是企業管理者不僅要承擔經濟風險,還要承擔改革的政治風險。1986年12月1日《光明日報》在頭版報道一個剛創建兩年的集體小企業——四通集團公司,1986年一年的營業收入就達近億元。這個數字使許多行家都震驚不已。這是一個由中國科學院十幾個科技人員集體辭去“鐵飯碗”,與海澱區四季青鄉聯合辦的一個鄉鎮集體小企業。創業一開始就選擇以日產打印機2024的二次開發為目標。開發後這種打印機一投入市場就大受用戶歡迎,十七天就收回成本,償還了貸款期限僅一個月的一百萬元貸款。不到一年他們又推出新產品,先後在國內外獲得專利,在國內獲獎。創業兩年多,沒要國家一分投資,現已累計完成營業額上億元,上繳各種稅款一千萬元,並擁有一百萬元的固定資產。現已初步形成一個有自己的研究中心、生產基地和銷售體係的科工貿一體化企業。試想這一切能離得開創業者“勇於負責,開拓創新”的高尚職業道德品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