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清秋說著,自己停了下來。看到她停下來,範蠡說:“聖君知道聚靈丹多少錢一顆嗎?”聚靈丹?清秋想了很久才想起,聚靈丹是最基礎的丹藥,專門提供給初期修行者凝聚靈氣,開始他們的修行之路。作為最基礎的丹藥,價格自然不高。
“聚靈丹很便宜。榨取靈指草的汁液,去除雜質,就能煉製出聚靈丹。”清秋說著,多了幾分自信。在金剛淨土,像靈指草這樣的低級靈藥幾乎一文不值,和路邊的野草差不多。
“如果楚、漢、明的天子慷慨,給國內每個人發放一顆聚靈丹,那所有百姓不就都能修行了。”
“一旦他們都達到金丹境界,還怕什麼旱災、蟲害……”
清秋話還沒說完,就被範蠡打斷了。“大楚戶籍在冊的大約有三億人口。”
“大漢大約有兩億七千萬人口。”
“大明人口最多,將近四億。”
範蠡笑了笑,攤開手。“假如每個人都修行,需要近千億顆聚靈丹。告訴我,清秋,凡間有這麼多靈指草嗎?”
清秋張了張嘴,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而且,你以為三國的天子能慷慨到免費發放千億顆聚靈丹嗎?”
清秋咬了咬牙說:“正常的貿易呢?你們三國應該盡可能多地煉製聚靈丹,讓更多人走上修行之路。許多人遭受疾病和困苦;能救一個是一個。”
範蠡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還是淨土的思維方式,幼稚的善良,淺薄的理想。
“大漢和大明一戶家庭的平均年收入,隻夠買一棵靈指草。”
“大楚稍微富一些;一戶家庭的年收入能買一棵半靈指草。”
“一顆聚靈丹可以讓人進入體修境界第一階。”
“告訴我,從體修第一階到金丹第一階,達到辟穀的目標,需要多少天材地寶?”
用數字說話。範蠡是誰?大楚的權臣?不!準確地說,大楚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每一針每一線,都裝在他的腦子裏!
“我……錯了?”清秋終於問。不知何時,一滴眼淚從她那張完美無瑕、麵無表情的臉上滑落。即便在哭泣,清秋依舊麵無表情。
範蠡用一句話回答:“何不食肉糜?”
135
“清秋,你是什麼境界?”範蠡好奇地問。拋開與金剛淨土的恩怨,範蠡對清秋個人並無惡感。他甚至願意承認,清秋確實是超凡脫俗之人。她已經親自達到了“超脫苦海”的境界。擁有非凡的力量和崇高的地位,世間煩惱無法影響到她。說實話,範蠡羨慕清秋的超然。但羨慕隻是一閃而過的念頭。範蠡不會成為清秋那樣的人,也永遠不會朝那個方向發展。範蠡知道自己是俗世中人。他有家庭,有與他血脈相連的範氏兄妹。雖然這些是從原主那裏繼承來的,但範蠡願意承擔所有的因果。他還有責任。對烏騅的承諾,要賜予她長壽,至少與自己一樣的壽命。對向寧的責任,隻要他活著,他就是臣子,她是君主,雖然欺負她是另一回事。甚至包括對張居正、張居正北和孫權的承諾,作為他們在龍神殿對抗血鳳的感激。還有他對盧春秋的承諾,畢竟盧家已經放棄了千年中立,成為大楚的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