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範蠡感到相當鬱悶!他是誰?大楚國最有權勢的大臣,被稱為世界上僅次於董卓的第二大奸臣——至少係統要求他扮演的角色是這樣的。他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範蠡甚至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但清秋聖君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耐心解釋道:“王朝的更迭是凡塵俗事,不是淨土評判善惡的標準。你是大楚的奸臣還是忠臣,與我的調查標準無關。”
範蠡不明白。“什麼意思?你們也殺忠臣嗎?”
清秋聖君解釋:“楚國的忠臣,如果他們建議楚帝派兵攻打其他國家,造成無數生命遭受苦難和死亡,同樣在所有生靈麵前有罪。反之,即使你是奸臣,如果你隻是在朝廷上爭奪權力和利益,而沒有利用權力傷害人民,淨土認為你無罪。”
範蠡明白了,但他感到困惑。金剛淨土的定位是什麼?這些女人是不是認為自己是獎懲的人間使者?範蠡臉上閃過一絲嘲諷。他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沒想到清秋注意到了。
“你不同意淨土的想法?”
“是的,我不同意。”範蠡認為,以清秋的性格,奉承她沒用,不如說出真心話。
“為什麼?”清秋竟然露出好奇的表情。
“淨土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女性柔弱,為了保護女性而創建。”
“淨土,堅持其創立之初的本意,對世間一切事務平等對待。平民是最弱的,淨土優先考慮平民,以平民利益為善惡標準。這有什麼不對?”
談到修煉境界,範蠡不夠格。但談到治理國家,範蠡就清醒了。他立即問道:“清秋,你認為世界是分裂好,還是統一好?”
清秋顯然已經有了答案,迅速回答:“分裂必然導致紛爭,紛爭必然禍害平民。我認為統一更好。”
範蠡點頭同意。“當大楚足夠強大時,如果我發動戰爭征服明、漢兩國,統一世界,淨土會認為我有罪還是功?”
“統一世界,有功?”清秋露出難得的猶豫之色。
範蠡笑了。“我毀滅兩國,造成多年戰爭和人民的巨大痛苦。淨土怎麼會認為我有功?”
清秋:“……”
她愣了好一會兒才說:“三國各自和平,無戰爭。”
當她說這話時,清秋的語氣異常膽怯。但範蠡立刻追問:“假設大楚遭受自然災害,莊稼歉收,人民麵臨饑荒。如果漢、明兩國拒絕賣糧給我們,我應該派兵攻擊,迫使他們賣糧給我們嗎?”
清秋的眼睛睜大了,似乎從未考慮過如此複雜的問題。
“如果我派兵,戰爭是罪。”
“如果我不派兵,楚國人民會餓死。”
“清秋,這種情況下,你如何判定我的功過是非?”
133
清秋沉默了片刻後說:“如果金剛淨土出麵,勸說明、漢兩國賣糧給楚國怎麼樣?”範蠡內心覺得好笑。金剛淨土還真把自己放在了很高的位置!
“如果淨土的調解失敗了呢?”清秋聖君皺眉。
“怎麼會失敗?隻要能避免人民遭受饑荒和戰爭,金剛淨土的所有聖君都願意出麵。”
“九位聖君,九個道合境界。你們是來調解的還是來打仗的?”範蠡冷笑。
清秋被問得啞口無言。
範蠡繼續說:“如果明、漢兩國不給九位聖君麵子呢?”
“這……如果兩位天子坐視百姓餓死,說明他們殘忍不仁,不配統治世界。淨土可以擒拿兩位天子,挑選賢能之人繼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