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聖母(6)(2 / 3)

二奶奶一席話說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他們發現二奶奶還很幽默,出語驚人。可見她對自己的身體是了如指掌的。

書記市長給二奶奶送來了一些禮品,全是電視裏做廣告的那些東西。劉市長拿著其中一種老年人專用補品,說,這是種新產品,據說非常好,很管用的。就給奶奶買來了。

看著送來的禮品成堆,林家的一個後生就笑起來,遞給書記和市長一張名片。劉市長不知其意,看看名片,再看看那禮品上的生產廠家,恍然大悟:原來你就是這家企業的總裁啊。真不好意思。像你們這樣的家庭,我們確實不知道送啥東西好。那後生說,其實我很高興,說明我的產品還是有市場的。

書記和劉市長趁機向他們發起攻勢,說起了希望他們在本市投資辦廠的事。林孩兒的老三說可以先了解了解情況再說。話一出口,書記就邀請他們到市裏去,市裏正要召開一個項目彙報會。老三猶豫地說,我看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吧。你們給我送一份項目簡介就行了。劉市長靈機一動,湊近二奶奶,像逗小孩似的對她說:老奶奶,我把你的孫子請到我們市長那裏去看看,你說這樣好嗎?劉市長也許沒想到二奶奶會回答他,但二奶奶卻真回答他了。二奶奶有板有眼地說:好,讓孩子們為家鄉做事,也算是孝敬了我。

百年大壽似乎使二奶奶變得清醒了許多,子孫們都嘖嘖稱奇,覺得不可思議。二奶奶的話雷霆萬鈞,促成了孫子們的投資行為。他們有一百個理由來拒絕市委書記和市長的請求,卻沒有任何一個理由來拒絕一個百歲老人的期待。但投資絕不是件鬧著玩的事,也不是件可以憑感情衝動來辦的事,一切都必須按市場經濟和商業運作的基本規則來進行,他們必須進行全麵細致的項目選擇和可行性論證,然後作出決策。幾個企業家孫子在經過了詳細考察後,決定共同投資三千萬元,在本市收購一個瀕臨倒閉的電解錳廠。這個六年前投資五千萬元建成的小型國有企業,投產不到四年,便把兩個縣長和一個工業局長拉下了水,自身也陷入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銀行不給貸款,工資長期拖欠,一批下崗工人成天想著到政府機關上訪靜坐的絕招。一經收購,企業就可以起死回生,也解除了市府首腦們的心頭之患。而孫子們也覺得是件有利可圖的事情,可以滿足多方意願。不久,雙方就簽訂了意向合同。

二奶奶的百年壽辰辦好後,家裏又歸於平靜了。一切恢複如常。過了好幾天,林孩兒才想到那輛小轎車,還在市政府機關的車庫裏關著。既然是孫子孝敬奶奶的生日禮物,當然不能讓它閑著,得派上用場。林孩兒不放心外人來開車,隻相信琴琴,他非要琴琴去學車不可。可琴琴一學車就沒人侍候二奶奶了。林孩兒天生倔強,在兒子孫子們麵前,他是八十歲的老人;在百歲的母親麵前,他又變成了三歲孩子。他很自信地對琴琴說:你不要擔心,你去學車時,我來侍候她。琴琴說:你自己都要人家侍候呢,能侍候老祖宗?算了吧,還是請個司機。林孩兒說:你放心,我什麼都能幹的。琴琴還是不同意,她知道二奶奶的底細,上廁所跟一個三歲小孩差不多,蹲馬桶都要別人幫忙。那不是林孩兒能幹的事。後來幾經討價還價,還是決定找一個經驗豐富的下崗司機。

林家有了私家轎車,除了購物或逛街之外,沒有別的用途。二奶奶隻坐了一次,她就吵著不坐了。她嫌在車裏不舒服,太悶。琴琴因材施教,把車名作為教材,教她記住桑塔納。可教了兩天,二奶奶還是記不住。隻是模糊記得什麼桑什麼納的。二奶奶說她不要學了,這名字咬舌頭,叫起來不順暢。琴琴就不再教她了。

倒是林孩兒的興趣特別濃厚,他每天吃了午飯,就要司機把他拉出去散心。他還死磨硬纏地讓司機教他開車,讓司機別跟琴琴和二奶奶講這事。司機說你都這把年紀了,早已過了學會的年齡。學這幹啥?你連刹車和油門都分不清,還敢學車?林孩兒不信,非學不可。他並不是為了考什麼駕駛執照,而是為了平時開著玩玩,哪怕開出一米遠也好,總歸把車子弄動就行。司機被糾纏得沒法,就悄悄跟琴琴說了。林孩兒誰都不怕,就怕琴琴和二奶奶。琴琴說:我現在越來越管不住你了,我給你買了五個玩具車,還沒玩夠?還要動真格的了。林孩兒說:玩具是玩具,哪有真車好玩?琴琴說,那不行,你要不聽話,我就要給老祖宗告狀了。林孩兒說:省長我都不怕,我怕你?琴琴說,現官不如現管。你可以不怕我,但司機怕我,我把鑰匙一收,讓你學車去!林孩兒說,不學就不學,這車我也不坐了!琴琴就偷偷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