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禦敵(2 / 3)

"喜憂參半?嗬嗬嗬,說來聽聽。"吳王道。

"此番越國有兩大變故,其一為越王允常公病入膏肓,不日恐將崩殂;其二為越國名將眉延楓於數日前遭人殺害,其所使之神兵泰阿亦不知去向。此兩點於我吳國而言皆為極大之利好。"

"卿所言甚是,此番越國動蕩,不知愛卿作何感想?"

"越國允常公當年才德兼備,將那彈丸之地發展壯大至今日之越國,然國力較我國仍不可同日而語,越王駕崩必將至越國舉國哀痛,士氣低落,加之眉延楓之變故,將是我國一舉覆滅越國之絕佳時機。"

"好,好,知我者莫過於卿也。"闔閭撫掌道。

"然此間變故亦難斷定,古語謂‘抗兵相加,哀兵必勝。‘此事切不可輕敵草率,需再從長計議。"伍子胥道。

"自當如此,此次吾將親自領兵前往。眉延楓一死,越國已無將才可用,此戰必將得勝。"老邁的吳王勾畫著吳國未來的藍圖,內心充滿了豪情壯誌,仿若回到了多年前縱橫沙場,俾倪天下的那些歲月。

伍子胥看著這個自己輔佐一生的霸主,一絲憂愁卻是怎麼也抹不去。

"對了,卿所指喜憂參半的憂尚未言明啊。"吳王像是突然回想起來,追問道。

"主公,此次越國眉延楓遇害的殺手之謠言,不知主公可有聽聞?傳聞殺手所使為東瀛雙劍流劍式,而為首之人所使之劍為---太康。"伍子胥緩緩答道。

吳王抬頭,一臉驚凝地看著這位謀臣"太康,雙劍流,那當無疑了,應當就是他了。如此看來,我們所需重視的,可不能隻是一個越國了。"

晚風呼號,夜深漸涼,這對吳國的君主謀臣,依舊在不知疲累地謀劃著國家的未來。

半月後,一代驍主越王允常公駕崩,長子姒勾踐繼位。

數日後,吳國君主闔閭親率十萬大軍前來伐越。

"主公,吳王闔閭親率十萬大軍侵犯我國,現先主尚屍骨未寒,全軍上下一片哀恫,隻恐此番難以與敵軍相抗。"西蒙如今是鎮守都城諸暨的西越軍的將領,此次吳王攻打越國,情勢已迫在眉睫,戰事一觸即發,為此,才剛繼位的年輕的越王亦是憂心忡忡。

"蕞李城目前情況如何?"勾踐疲憊地問到,言語輕微卻並不慌亂。

"三日前吳國大軍已出發,日前距蕞李城已不到五十裏,明日當會抵達。"

"暗中調去的一萬精兵明日能否抵達?"

"調動的一萬精兵仍在火速前行,明日清晨當能抵達蕞李。但諸暨城大軍不過六萬,加之這一萬兵馬,仍較吳國不足,加之吳國近年數有征戰,兵將大多驍勇善戰,且闔閭親征,士氣高漲。此戰隻怕……"西蒙看著閉眼養神的勾踐,沒有繼續說下去。

"主公,不然與楚國結盟,共同……"

不待西蒙說完,勾踐擺了擺手。"當下吳國欲亡我越,然楚國難道為易予之輩乎?吳之明敵,尚能有所防備,然楚國之野心滔天,卑鄙陰險又豈可不防?眉將軍之事尚無進展,隻怕其中便與楚國有關。此番我隻敢調動這些兵力,亦是於此考慮。"

"主公考慮周全,所言甚是。"西蒙言道。

"幫我備馬去蕞李。"勾踐安排道。

西蒙遲疑了一下,"主公……"

"去吧,明日我要會會吳王。"勾踐打斷了西蒙的話語。

"是,屬下這就去安排。"說完,西蒙走出了宮門。

勾踐抵達蕞李城時,戰事已經開始,吳軍發動了一波猛烈的攻擊,然守軍依城牆及地勢之利,死守頑抗,終是將敵軍逼退,此刻雙方皆偃旗休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