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禦敵(1 / 3)

[\"越國都城,諸暨城。

自大將軍眉延楓遇害已有一段時日了,然整個朝廷依舊沉浸在隱隱的憂慮與悲痛中。越王允常公年事已高,且已抱恙多時,在得知眉家變故後更是心力交瘁一病不起,朝政目前皆為公子勾踐打理。

勾踐是允常公長子,名炎執,自小聰穎明知,加之性格堅忍,一直為越王所倚重。

"炎執,眉將軍遇害之事目前可有眉目?"允常公於臥榻之上,疲憊的問詢著。

"父王,目前尚未查出凶手是為何人,但據悉此次凶手人數為七人,是五人聯手共同謀害的眉將軍,且有一事較為蹊蹺。"勾踐答道。

"是何事?"

"殺害眉將軍的五人中,四人所使劍術為東瀛之雙劍流劍式,另一首領人物所使佩劍為--太康。"

夜已深,月正明,宮廷深處,卻隻傳來低聲的交談和不時的歎息之音。

公子府,廳堂中,公子勾踐正出神地望著東方,不知卻是在憂心何事。他的側後邊立著一中年男子,容貌威嚴,臉色沉穩。此人為公子府門客,名喚西蒙。

西蒙原為一江湖浪客,才智武功皆為不凡,奈何漂泊流離,始終未得施展。他本為楚國人士,然遭奸人陷害身陷囹圄,後逃亡來到越國,偶遇勾踐公子,獲其賞識,納為門客,才能謀略很快顯現。公子勾踐敬重有加,而西蒙亦感其知遇之恩,忠心效勞。

"那日屠洗眉家之人,可有頭緒了?"炎執淡淡的問道。

西蒙麵對著這個越國未來的君主,麵色恭敬肅穆,但亦是不卑不亢。

"雙劍流確為東瀛之劍術流派,近年來楚國與東瀛國來往甚密,故有可能是楚國策劃的這起變故。然此次決鬥最為關鍵的卻為那名中年男子,其所使佩劍是為太康劍。那日眉將軍與四人之戰占盡上風,屬下便去後院救援,不想那首領男子竟亦趕到加入戰局,且擊敗了擁有泰阿的眉將軍。"

"太康劍十多年前在江湖掀起腥風血雨,傳聞後被吳王所得。吳國於此劍看得極重,加之國力強盛,此劍卻是不應該會落入楚國之手的。"炎執分析道。

"公子所言卻為此事一大蹊蹺之處,然九年前吳國與秦、楚國多次交戰,而交戰緣由卻是天下不明,故而其中必有秘辛。太康可能於此時流轉至楚國。"

"此不過推測而已,其中牽連又如何能夠說清。你繼續查探此事,切記隱秘行事,不可走漏風聲。"

"西蒙明白,那屬下先行告退了。"說完,西蒙轉身就要走出廳堂。

"西蒙,那個眉家的幼子,卻是近來如何了?"

西蒙全身震了一下,轉身重新走了回來。

"當日你說想借此子找出當年眉延楓泰阿劍的來處,然近日我思索再三,覺得此舉不妥……"

夜已深,燭火在案上閃爍跳動,大堂中公子勾踐和西蒙仍在交談著。晚風在肆意的吹著,隱隱有一絲的涼意,秋季將過,冬日就將來臨了。

吳國都城,姑蘇城。

姑蘇之地,從來便有股胭脂嫵媚之氣質,然其自古繁華,百姓安居樂業,兵壯糧足,加之君王有道,倒是將吳國發展為一強盛霸主。然吳王姬闔閭終究是日薄西山,縱然當年雄才大略俾倪六合,而今之吳國卻依舊是日漸衰退。

"子胥啊,聽聞越國近來有大事發生,可有何看法啊?"年近六旬的闔閭,依舊中氣十足,然身子骨卻已顯然不似當年硬朗魁梧了。

"稟主公,近來越國卻是發生了一些事情,然於我們吳國卻是憂喜參半。"這個跟隨吳王二十多年,幫他打拚鞏固江山的謀臣,如今卻也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