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懸棺(6)(2 / 3)

“迷信。”趙榮昌說,“老葉你疑心太重。”

趙榮昌問起大成湖近期情況,出事之後是不是還在“升棺”?葉家福告訴他,大成湖旅遊部門不敢再搞那個節目,表演人員遣散,花好多錢買的機器丟在那兒生鏽。

趙榮昌感歎道:“趙書記升不了,其他人就不能看升棺?”

他讓葉家福去做工作,告訴康力,也告訴旅遊管理部門,加強安全措施,經過充分訓練,節目可上就上。不必提到利用文化遺產,開發旅遊資源那麼高,僅就升官而言也不能一概而論。有能力會幹事的好官升一升不是壞事,不做事或者胡作非為的人升官才不是好事。既然遊客愛看升棺,當地能有收入,表演表演何妨?

“就當你個人意見,不要說我。”趙榮昌特別交代。

“外邊肯定會認為是趙書記的意思,好不好呢?”

“不是有詛咒嗎?跑官要官,東山再起,這一次會比上一次摔得更慘,死無葬身之地。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他還當真了。

一星期後,陳耀副省長來到本市,視察象山新區,趙榮昌趕到象山高速出口,與蔡波等管委會領導迎候省領導光臨。

蔡波說:“忍不住就想罵康力。”

趙榮昌批評:“罵什麼。向前看。”

陳耀副省長跟他們都熟,當年曾經在本市當過副市長,管著蔡波,卻歸趙榮昌領導。後來陳耀調升他市,一帆風順而上。趙榮昌如果不是遭遇“升棺”風波,本該跟他一起上去,按照資曆排名還應該在他之前。結果老天弄人,此刻陳副省長下來視察,當年他的上級趙榮昌還得專程趕過來迎候,讓蔡波很是不服,認為康力該罵。

陳耀副省長跟趙榮昌很客氣,畢竟既要顧及以往,也得考慮來日,趙榮昌擺正位子,認真當好下屬,陳耀如今位高一級,卻不好端領導架子。在下來視察之前,陳耀特地交代秘書給趙榮昌打電話,稱他擬直接到象山視察,然後再到市區。象山由蔡波等人招呼就行,讓趙榮昌在市區等他,不必到象山去陪。趙榮昌說:“這怎麼行?省長駕到,當然要隆重歡迎。”

他把手頭原來安排的一個會議停掉,親自前來迎候,整整陪了一天,彙報工作,詢問指示,敬酒夾菜,細致周到。當天趙榮昌陪陳耀一行看了象山新區盛大集團的石化工地、城市服務設施和碼頭建設,晚飯後再把客人從高速公路入口處送走。

陳耀說:“既然在這裏見了,就不再去市區叨擾。”

送走陳耀,蔡波問趙榮昌還有什麼交代?趙榮昌什麼都沒說,擺擺手上了自己的車,關上車門走人,返回市區。

半路上他接到葉家福一個電話。

“趙書記快到了?”葉家福問,“都好吧?”

趙榮昌直截了當問:“誰讓你打電話?蔡波?”

葉家福承認,蔡波剛給他打電話,稱趙榮昌送走陳耀,情緒不大好。

“胡說。”

這兩個字暴露了。趙榮昌很少用這種字眼。

那一天有什麼東西讓趙榮昌不痛快?說來真沒什麼,還是所謂“建州1350”。趙榮昌今天原本安排一個會議,布置市慶各相關籌備工作,因為陳耀光臨,會議臨時改期。在象山新區與陳副省長共進晚餐時,趙榮昌隨口提起此事,陳耀即問了一聲:“時間上好像有些不同說法?”

於是趙榮昌又宣講了一次曆史。

陳耀說:“趙書記懂曆史。這個事恐怕主要不是曆史。”

他講得相當委婉,並沒有明確表達不同意見,但是意見盡在裏邊。為什麼說這件事主要不是曆史?本市建州兩個時間曆史早有,其成為問題隻在近十幾年,因為以往並沒有誰拿建州多少多少年說事做文章,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十七年前的那一屆市領導才認為可以利用建州紀念做活動造影響,由此兩個時間才成為現實問題,而不是曆史問題。趙榮昌學曆史,他的觀點從曆史學角度可能是對的,但是如果本市在今年紀念建州1350,就意味著17年前那些官員搞錯了,有必要給人們這種感覺,甚至留下一個讓市內外人們日後津津樂道的笑柄嗎?既然曆史上有過兩個時間,十七年前趙榮昌的前任們又搞過那次活動,為什麼不可以加以沿襲,接續既成事實,過三年再來紀念?有如城市道路拓寬,可以順彎而擴,不必非去傷筋動骨,截彎取直。

陳耀並沒有明確說出這個看法,趙榮昌卻聽出來了。陳耀在本市任過職,渠道比較多,顯然聽到了一些聲音。雖然已經位居趙榮昌之上,他還是給趙榮昌留了麵子,沒以領導身份就此說三道四,趙榮昌不必多加解釋,心裏卻免不了會有感覺。在整個接待期間,趙榮昌始終禮貌周到,沒有絲毫異常情緒表露,因為是在客人兼領導麵前。人家一走,不知不覺間他的臉就拉了下來,被蔡波察覺,報給了葉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