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懸棺(4)(2 / 3)

“不信嗎?”

黃仁德說趙榮昌在市裏主政數年,成就了幾件大事,早幾年交通網建設是一件,這件事他黃仁德也有一點功勞。近幾年趙榮昌最值得稱道的就是經營象山半島,搞了象山新區。本市條件比周邊略差,多年來經濟發展相對滯後,近年雖有發展,畢竟人家也沒停下來,要縮小彼此原有差距,實現跨躍式發展,需要強力帶動,需要一個能拉動整個經濟快速前進的火車頭。象山新區就是這麼個火車頭,不過這個火車頭目前隻有機身,還缺乏一個強有力的發動機,帶動力還沒完全形成。

“這就要大項目,”黃仁德說,“新區要裝進舉足輕重的大項目。”

“我們已經談了幾個。”趙榮昌說。

黃仁德知道情況,認為目前市裏接洽的那幾個項目都不錯,但是份量不夠,不足以把新區撐起來。黃仁德熟悉經濟事務,當市長期間,跑項目是他強項,目前雖逃跑在外,有所疏離,講起項目依然頭頭是道,並沒有變成外行。

“我給趙書記推薦一個項目,現在正是機會。”

他講了盛大集團的吳泰安。吳是香港人,起家於台灣,以石化上遊產業為主營方向,近年來迅速擴張,已經是國際排名靠前的石化跨國集團。十多年前,盛大集團開始進入中國大陸,在遼寧、上海和廣東沿海都投資辦廠,但是隻屬投石問路,並沒有大舉進入。近年來由於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吳泰安考慮把旗下重點企業轉移到大陸沿海,打造新的大型生產基地,先後到一些地方考察洽談。由於他的項目體量巨大,對下遊產業具有帶動作用,在哪裏一放,就意味著那裏的GDP成倍增長,財政收入成倍增長,因此各地都在想辦法努力爭取。

“這個項目你接觸過,幹瞪眼不是?”趙榮昌問。

黃仁德當年還在當市長時,曾從一位外商那裏得到線索,聞風跑到北京去求見這位老板,試圖把他拉到本市考察,爭取他的項目。黃仁德在北京使盡渾身解數,最終沒能如願見到吳泰安,隻見了吳的二女兒,人稱二小姐。這位吳小姐畢業於美國哈佛商學院,是其父的助手與高參,她聽黃仁德介紹本市情況,客客氣氣在王府井辦了桌酒席,請黃仁德以及牽線的外商朋友吃飯,席間跟黃仁德說了句話:“家父已經有了明確意向,黃市長就不要麻煩了。”

人家對本市沒有興趣,相對於他們考察的其他地點,本市這裏條件差得多,一切都比較初級。黃仁德無功而返,回市裏後把情況跟趙榮昌報告過。當時黃仁德很感歎,說他媽的好一塊肥肉,看著別人吃,咱們隻能幹瞪眼。不久傳來消息,吳泰安果真與北方一座濱海城市達成合作意向,盛大集團大舉進入中國大陸。

為什麼此刻黃仁德又提起這個吳泰安?原來情況有變,盛大集團與合作者之間出現問題:在確定合作之後,受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和石化產業新技術開發影響,盛大集團擴展發生一些問題,將原訂新建大型生產基地時間後延,一推兩年。兩年間合作城市也產生了新情況:盛大集團生產基地附近,有大片原工業加工區用地因故改變用途,進行房地產開發,建起了一批住宅樓盤。當吳泰安集團解決相關問題,準備再行擴張之際,這片樓盤的業主們以及在建樓盤的開發商們發出了聲音,對該項目提出質疑,質疑的重點是環境保護,認為這個大型石化項目對周邊環境有影響,不適宜在城市附近開建。在這個問題上,業主和開發商的利益高度一致,因為業主怕生活於汙染環境,開發商怕樓盤賣不出去。地方政府安撫民眾說,新建石化基地在技術上處於國際領先位置,建設及生產中都會充分注意環境保護,不會造成汙染。但是反對聲音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響,因為牽扯到各方重大利益,加上政府負責官員發生變動,看法不盡一致,這一項目的前景出現變數,情況捉摸不定。盛大集團老板吳泰安為此非常不滿,指令手下人員謀劃若幹應對方案,有意另做選擇。

趙榮昌問:“情況確定嗎?”

黃仁德說:“是從吳小姐那裏得到的消息,不會錯。”

黃仁德在美國依然與一些商界人士保持往來,這個人在任上利用手中權力,敢收賄也敢幫人,因此建立了若幹特殊關係,此刻雖出逃於外,已經沒有權力資源,幫不上誰,也還有人記得他。黃仁德跟吳小姐,以及當年在黃市長與盛大集團間牽線的外商還有聯係,盛大集團與原合作城市之間出現問題,是吳小姐親口告訴黃仁德的。吳小姐還感歎,當年黃仁德專程趕到北京找她,千方百計爭取這個項目,她始終記著,如果黃仁德未曾出走,還在當市長,真不如幹脆就把項目落到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