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
好的聯作,“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
好的聯作,就是使人“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好的聯作,就是使人“寂然疑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裏。”
好的聯作,就是使人“低吟緩誦之際,但覺音韻鏗鏘,辭藻華麗,妙不可言。”
好的聯作,就是恰到好處,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添少許則濃,減少許則淡;加半毫則重,去半毫則輕;擴點兒則肥,縮點兒則瘦。
好的聯作,就是構想布局的奇特,是描摹物態的傳神,是體現情思的恰當,是審美意蘊的繁富。
好的聯作,就是作者情感品性的流泄,是文字魅力的凸顯,是人情物境的統一,是思維火花的綻放。
好的聯作,就是雄渾秀拔、俊逸清新、大氣老健、瑰麗奇崛、古雅高遠、明淨清挺、芳潤奇豔、自然澹泊、豪壯灑脫、美妙綺麗、簡約率直、深刻辛辣、哀痛沉鬱……
好的聯作,是作者原定的情思指導下對原境滿懷激情的提純和美化;是作者對由原境引發的原意向深的開掘,向美的飛躍;是作者將客觀現實的實體與本人的主觀意識達到的完美統一。
好的聯作,凝聚著作者精神氣質的特征,映現著作者情感活動的特征,顯示著作者思維習慣的特征,呈現著作者審美情趣的特征,體現著作者藝術手法的特征,涵存著作者生活、學識、思想的特征。
楹聯是文學。文學沒有快捷方式,楹聯創作當然沒有快捷方式。楹聯更需要探索的勤奮,精神的執著,思維的敏捷,學識的廣博,生活的累積,大腦的聰慧,靈感的迸發,哲思的睿智……
莫放鬆知識的追求,知識的累積是楹聯創作的基點;莫丟掉興趣的激發,學會觀察,學會體驗,學會敏捷,學會幽默;莫失去創作的渴求,熱愛生活,熱愛社會,熱愛自己,熱愛他人,熱愛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這都是楹聯創作不可或缺的。
傳統文化需要青年人去繼承。
優秀楹聯需要青年人去創作。
楹聯事業需要青年人去開拓。
“聯花香盛世,墨韻壯中華。”和諧社會、康社會的建設給楹聯事業創造了極好的發展平台,給楹聯家和楹聯愛好者以展示才藝的機遇。隻要青年人心誌不滿,切磋不斷,筆耕不輟,勤學不厭,抄錄不止,失利不怨,煉字不苟,則成功不遠。
有各級楹聯組織的統領與感召,有眾多楹聯愛好者的堅守和辛勞,“對苑同鳴龍鳳律;聯林共沐儷駢春”的願景一定會達成,在蜂飛蝶舞、鳥語花香的藝壇中,一定會有更多的富於詩情畫意、令人回味無窮的楹聯作品問世,具有絢爛文采的楹聯家會如雨後之筍湧現於廣袤的祖國大地。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