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這些都是學習的方法的範疇,那教育製度呢,如何做。”何美慧說:“取消分數,平常打的分數隻會打擊學習的興趣和對成績的簡單化。作為老師,隻記住哪個學生,在哪方麵有不足,哪方麵有優勢,因材施教。對不足善於鼓勵加強博導,對優勢善於讚賞。而分數隻掌握在老師這裏,不給學生看到。對於學生的進步,適時讚揚。到了需升學進入另一個階段時,終合素質。對不夠升上去的科目,繼續就讀。可以分科目升學。對於確實不能升學的差生,可以考慮留級,或在一定年齡段進入另一種升學。學習簡單一些的勞動技術。社會是各種工種組成的,有的地方就正需要勞動技術工人。教育製度的設計,目地是人人都是有用的,值得肯定的,是在快樂中學習,在自信中學習。有這樣的學習環境氛圍,能有學不好的嗎?”我想對啊!既使是一些記憶力差,思維力弱的學生,也總有他的優勢的地方啊,能發現優勢,引導發展,差生也是天才啊,甚至沒一點優勢,隻要不打擊他的學習興趣,做個普通工作。那也沒什麼不好啊。教育的本意是求知識,學技術。尊循的應該是怎樣有利於更好的掌握知識,而不是其它的榮謄之類的東西。何美慧接著說:“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的。我們用科學教育下的孩子跟你們現在的教育下的孩子比起來就大不一樣了。比如:我們小時候在學說話時,父母老師就把各事物的關聯說出來了,在以後的五年內。一般的自然現象,包括物理的,化學的,天氣的,等內在聯係和基本本質已經弄懂了。而這些你們地球人類的孩子要在初中甚至高中才在課程裏學到。而我們從學說話開始學,同時造就探索事物本質的學習態度。而你們要有這種態度,卻要靠自身個人的天份。因為你們還沒意識到,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是多麼有利和重要。你們也有許多家長,很早就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但卻是一味的灌輸知識,要他小小年紀就記下一大堆不理解的東西。而忽視了科學的學習方法的培養。”我也在想,我們小時候在五至十一、二歲時最喜歡向大人提問,問一些自然科學的問題。而不是很喜歡記下那些字啊,詞啊的東西。可後來這愛提問的習慣興趣就沒有了,原來正是沒受到鼓勵,反而受到的是敷衍或打擊。而他們的教育正是尊循這些規律。所以他們的科學技術發展得比我們快。何美慧說過,他們的曆史從人類出現到現在比我們長不了多少,從文明出現到發達比我們用的時間還少。還說過,自轉抗衡引力是一個小孩發現的。這麼深奧的道理,都可以出自一個小孩的玩耍之中。可見,探索事物本質的思想是多麼重要。我回到地球當把這些先進的學習教育的方法傳與大家,好讓我們的科技文明真正步入一個嶄新的時期。我想完這些。卻又想,我回到地球將有許多事要辦。而這次的經曆又那麼玄乎,還有那麼多種知識,要去傳授。等我把永動機做出來,才去傳授這些知識,才具有說服力。可那時榮譽來了,地位也來了,許多麻煩事也來了。還不如把這次經曆全寫下來。包括所有知識,讓人們去閱讀。我則繼續去研究飛碟,製造電穴療法服。是的,隻有這樣,我才避開塵世的紛擾。讓書本代替我的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