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世界各地禮儀(1 / 3)

不要在加拿大人麵前說他們與美國很相似

加拿大和美國在日常生活方麵非常相似,他們也靠馬路右邊行車,向美國出口大量的商品,最為重要的是除了魁北克省(母語是法語)外加拿大和美國使用的是相同的語言。

盡管有這些相似性,加拿大和美國畢竟還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加拿大人最不希望聽到說他們和美國是如何相似的話了。由於和美國領土相近,他們有部分相同的文化,但是加拿大人為自己的文化遺產驕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加拿大大陸並不是起源於美國,因此他們的日常交流要比美國稍微正式一些,但是相對英國而言,則顯得較為隨意。

溫馨提示

加拿大人最忌諱別人說自己的國家與美國很相似,這可能是出於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與加拿大人交談時,不要將加拿大與美國作比較。

注意英美詞彙意義的差異

你或許知道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都講英語,但是當你到達那裏後,可能會發現有些話語和你想象的意思完全相反。下麵是一些美國人常用的詞彙,但是在UK具有不同的意思。

在美國,苦工(fag)是對同性戀貶義的稱呼,而在英國是指香煙。

在英格蘭,遊民(bum)是指某人的後方。

在英格蘭,靴子(boot)並不是指穿在腳上的鞋子,而是指車廂。

在美國,句號是一件事情中止的標誌,而在大不列顛,句號則是在句子結束後停頓的時間。

在美國你把東西存儲在bin(箱櫃)裏麵,而在大不列顛,bin是垃圾桶的意思。

溫馨提示

蘇格蘭(Scotch)是一種酒的品牌,並不是指蘇格蘭人。他是一個蘇格蘭人(Scot),遵從蘇格蘭人(scottish)的風俗習慣。錯誤的適用單詞“Scot”,最終可能會得到一個格拉斯哥式的吻(重重地敲擊頭部)。

在英國要學會喝下午茶

在美國下午4點左右,大部分人已經準備下班回家吃飯了。但在大不列顛則還是下午茶時間。所謂下午茶就是安排在午飯和晚飯之間,主要給人們補充熱量,調節精神。晚餐一般在下午茶後幾個小時進行。

不要期待在大不列顛茶館看到美國茶包或任何花茶。在大不列顛,茶的口味一般比較濃重。按照當地習俗,茶一般和烤餅、小三明治一起食用。在英國喝茶時,你當然可以在茶裏添加任何東西,包括檸檬和糖。然而,如果你想向別人表明你了解大不列顛人喝茶的習慣,那麼隻能在裏麵加牛奶。

溫馨提示

入鄉隨俗,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習俗,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一個國家的文化,就必須了解它的習俗。

在英國進行商務會談要安排在早上

在英格蘭,大部分的商務會議都是在早上進行的。因此你必須按照這個規律安排會議。如果你在會議當天飛往英格蘭,並且到達的時間是早上,那麼在飛機上好好休息。早上開會不僅能夠保證思路清晰,而且能夠保證你有足夠的精力參加晚上的活動。有一些大不列顛商人喜歡一邊在酒吧喝酒一邊洽談生意。

溫馨提示

有一些國家的商人分發名片和發糖果一樣,但在大不列顛則不同,他們在剛見麵時並不互換名片。隻有確認雙方都有興趣建立商業關係時,才會互換名片。

適應歐洲人的飲食習慣

美國和歐洲最大的不同是飲食習慣。歐洲國家早餐和午餐的時間和美國差別並不大,但是晚餐時間則相去甚遠。

歐洲人不會在晚上8點之前吃飯,晚飯可能會持續到晚上10點。正因為如此,英國有下午茶時間,當然你可能會發現其他歐洲國家也有下午茶。如果你下午沒有吃點東西,在晚餐時間到來之前你可能已經餓得筋疲力盡了。

另外一個不同的地方是飲料的溫度。美國人比較習慣冰飲料而歐洲人並不習慣。不要期待在蘇打水或者啤酒裏麵能夠加上冰塊。幾乎所有的歐洲酒吧提供的飲料溫度都在室溫左右。

記住歐洲是一個大陸,並不是某個國家。如果你知道某人來自一個具體的國家,不要簡單的用歐洲人稱呼他。你應該禮貌地按照具體的國家來稱呼他,比如法國人或者瑞士人。

溫馨提示

算上下午茶,歐洲人實際上平均每天要進食4餐,並且晚餐與上床睡覺之間的時間很短,這樣的生活習慣更容易導致發胖。所以,如果你要去歐洲生活一段時間,千萬要注意節製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