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來的自己(1 / 3)

成為自己崇拜的人

初三(1)班的同學正在展開一場關於理想的熱烈討論。題目是方飛想出來的“十年後,我能否成為自己崇拜的人”,大家由這個題目展開了討論。

有的同學崇拜毛澤東,崇拜他能夠在民族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帶領人民走向了新生活。有的同學崇拜周恩來,喜歡他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豪邁和後來在外交中表現出的風度和禮儀。有的同學崇拜成龍、姚明……

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當然也不乏科學家、醫生、教師等專業的人才,後來討論到了下一個部分“十年後,我能否成為我自己最崇拜的人”。

每個人都需要列出自己如何成為自己崇拜的人的具體步驟和所需做出的努力。大家突然覺得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然後需要掌握的知識也遠比我們預期的多。方飛希望自己能夠當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生,他知道自己必須從中學開始就要好好學習生物知識,不僅如此,還要學好其他的課程,這樣才能為未來做個好醫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雖然現在他還不用那些跟醫生的職業有關的實習,但是他也需要關注這些方麵的基礎生理知識。這個積累的過程很漫長,他需要堅持下去,才能在十年後成為自己最崇拜的醫生。

給男孩的悄悄話

青春期的男孩,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我們驚羨偶像們偉大的成就、精彩的生活、不凡的經曆,有時把他們的照片貼滿自己的小屋,有時又去購買他們的成長書。

榜樣的感召力量是無窮的,崇拜某一個人,說明在內心裏我們有成為這樣的人的理想和願望,隻是這種願望常常被我們忽略,有時我們覺得自己還小,未來還很遙遠,有時覺得自己太過平凡,可能無法擁有卓越的人生。但是還沒有試過、努力過,怎麼可以輕率地說不可以,做不到呢?

事實上,春天種下什麼,到了秋天就會收獲什麼。

春天種下一棵蘋果樹,夏天花開滿園,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沉甸甸地掛在枝頭。我們立即摘下來品嚐,或儲藏起來製作更美味的果醬,留在冬天回味。

要想成為自己所崇拜的人,我們必須從今天開始就做點什麼。

比如有當外科醫生的理想,現在就打開你的課程表吧,從裏麵選出和當外科醫生相關的課程重點突破。大部分的醫學常識其實中學的生物課程就已經涉及了,如脈搏每分鍾正常跳動的範圍、細胞的組織結構等,這有助於你準確判斷病人的生命體征或成功實施手術。而物理化學知識,會幫助你解決救助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緊急狀況。

或者你是想成為傑出的外交官,那樣的話你就一定要熟悉曆史,練就一口流利的外語和掌握各種外交辭令。

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學習,就像種下蘋果的種子一樣,會讓自己在十年後收獲一個果實累累的秋天,到那時,你早已經做好了成為一個優秀外科醫生的各項準備,然後通過臨床的學習和實踐,很快你就可以在手術台上“穿針走線”,攻克一個又一個疑難雜症,為患者送去健康。或者你還將走上國際講壇,用流利的英語講述中國外科醫生的發現和成就。

古今中外很多擁有輝煌人生的人,都是在少年時期就明白了這一點。

當然了,千萬不要認為實現理想,隻學習一個領域和學科的內容就可以了,因為各個學科之間其實都是相通的。你今天讀什麼書,決定著明天你會成為怎樣的人。每一門學科的學習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打開的窗子越多,展現在你眼前的世界也就越廣闊。當然不論哪一個清晨,你都需要在出門前確定好目標,並準備好足夠多的可能需要的東西,這樣你才會走得更遠。

總之從今天開始就學著為自己加分吧,使自己從內到外都更接近你想要變成的那個樣子,堅持下去,明天的你就會是你想的那樣!

用知識敲開未來之門

“每天都在學習,很多時候我都是被父母灌輸的思想影響著,今天我才發現,如果我真有自己選擇的機會,那麼我也會選擇珍惜讀書的機會。因為沒有知識的人,未來的社會很難接納我。”這是張浩在日記裏激勵自己好好珍惜讀書機會的話,他今天去參加了在市中心的大禮堂舉行的讀書講座。這次講座給張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不珍惜現在讀書的機會,在未來隻能被社會拋棄,這是很殘酷的事實。

以前都是爸媽要求自己多讀書,他們每次都講沒有知識就沒有前途,張浩也不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今天聽了那個教授的話,才明白爸媽說的都是真的。如果現在不好好讀書,以後的生活將是舉步維艱。

未來的時代是知識的時代,沒人能在沒有知識和技能的情況下生活得很好,那麼就隻有從現在開始加倍努力。那些知識真的能變成財富嗎?張浩一直認為書裏的那些公式和單詞是不能變成財富的,但是聽了講座才知道,知識是給我們一個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獲得一種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有了科學的思維,我們才能創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