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定價策略,洞察顧客購買心理(1)(3 / 3)

按照定價程序分步進行

【科特勒微語錄】

亞洲的企業處理定價有很多種方法。在小企業,老板決定價格;大企業,事業部經理或產品線經理決定價格。除此之外,銷售經理、生產經理、財務經理和會計也會影響定價。——科特勒《營銷管理》

【活學活用】

定價並非某個人頭腦一熱,拍板而定,定價也是需要一個製定的步驟,要按照步驟一步一步來,這樣才能有條不紊地製定出合理的價格;反之,不按步驟進行定價決策,往往會因為遺漏影響價格的因素,導致定價不合理,影響到最終銷售。

通常,企業在給商品定價時,按照以下六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確定定價目標

有了目標,才有了定價的方向,要完成什麼樣的目標,就要製定什麼樣的價格。所以,企業在定價前,一定要考慮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具體來說,需要考慮以下幾個目標。

(1)投資收益率目標,企業定價要以達到其預期的收益率為目標。

(2)市場占有率目標,把保持和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或市場份額)作為一定時期的定價目標。

(3)價格穩定目標,避免價格戰的發生。

(4)防止競爭目標,具有優越條件的企業製定價格阻止競爭者的進入。

(5)利潤最大化目標,以追求企業長期的總利潤最大化為目標。

(6)渡過困難目標,或稱維持生存目標。

(7)社會形象目標,以塑造一定的市場形象為目標。

第二步:估計需求

通常情況下,商品價格與市場需求是成反比關係的。價格會影響需求,在正常情況下,市場需求會按照和價格相反的方向變動。價格提高,市場需求就會減少。企業商品的價格會影響需求,需求的變化也會影響企業的產品銷售以致企業營銷目標的實現。因此,估計市場需求狀況是製定價格的重要工作。

對需求的估計,首先要估計需求的價格彈性,了解市場需求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當價格變化,需求無變化,就是需求無彈性;如果價格變化,需求變化,就說明價格有彈性。當商品富有需求彈性時,商品價格稍微下降一點,銷售量就會顯著增加,企業的總收入也會增加;相反,稍微提一點價,銷售量就會明顯下降,企業的總收入也會減少。價格變動方向同總收入的變動方向成反比。對於這類商品,企業采取低價銷售有利。

影響商品需求價格彈性主要有三個因素:

(1)替代品的數目和相近程度。如一種商品有許多相近的替代品,它的需求一定是有彈性的,價格上漲,顧客就少買這種商品。把商品限定得越狹窄、越具體,相近的替代品就越多。如某一種品牌的檀香皂,彈性就大於一般的檀香皂。而一般的檀香皂比普通的香皂更有彈性,檀香皂貴,顧客可以買留蘭香型的、茉莉香型的。如果一種商品有可以完全被代替的替代品,它就是非常富有商品需求彈性的。

(2)商品在顧客收入中的重要位置也影響它的彈性。如肥皂、鹽、火柴、墨水、急救藥品等,在顧客收入中有一席之地,相對重要,是比較缺乏彈性的商品。

(3)商品有多少用途。一種商品可派的用場越多,需求彈性越大。如果價格很高,顧客隻購買少量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價格連續下降,則買較多的商品用在不太重要的用途上。

根據不同產品的需求彈性不同,企業的定價應不同。當商品具有一般需求彈性時,對於這類商品,企業不宜采用價格手段進行競爭。在商品缺乏需求彈性情況下,對於這類商品采用低價達不到銷售量增加和效益提高的目的,而有限製的較高的定價對企業有利。

另外,需求價格彈性也是隨著時間變化有所變化的。企業還必須估計其在不同的銷售時期和處於不同的價格區段上的情況。許多商品彈性不是始終如一的,企業要具體測定各區段的需求彈性,以決定正確的方法並找出理想的定價點。

除此之外,是不同的顧客對同一產品的需求彈性有所不同。有時需求強度不同的顧客對同種產品的需求彈性不一樣,要認真加以區別,製定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