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摸清影響顧客購買行為的因素(1)(1 / 3)

滿足顧客需求是企業生存根本

【科特勒微語錄】

個人和家庭組成一個顧客需求市場,他們消費的目的是為了自身購買產品和服務。而企業市場購買產品和服務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深加工,或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經銷商市場購買產品和服務的目的是轉賣,獲取中間差價。可見,各個市場各有不同特點,銷售人員要仔細研究。——科特勒《市場營銷教程》

【活學活用】

“顧客就是上帝”,這是營銷界家喻戶曉的名言,的確,就如德魯克曾經說的那樣,企業存在就是為了服務於顧客,否則,企業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也隻有以顧客為導向,生產出顧客想要的、顧客需要的、顧客喜歡的產品,才是企業的根本。隻有這樣,企業才有市場,才能運營。當然,就像科特勒所細分的那樣,這裏的“顧客”也分很多類,如個人顧客者、家庭顧客群,以及經銷商、加工廠等,這些都可以被不同的企業認為是顧客。總而言之,要找準服務對象,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這才是企業長盛不衰之道。

中國台灣雨傘的質量向來平平,與優質一直不沾邊,然而竟能行銷美國,且占美國進口雨傘總量的60%,奧秘在哪裏?原來美國人買傘,用上幾次就扔了,不求經久耐用,隻圖美觀好看。這個“好看”也出人意料,不要花色,喜愛素色,以襯托自己的衣著。由於中國台灣傘商摸準了美國顧客的心理需求,投其所好,打了一場漂亮的心理營銷製勝戰。

無獨有偶,廣州一家服飾專賣店,也是借助滿足顧客某種心理需求來進行營銷的。該店借新千年到來之際,抓住人們圖吉利的心理,專營紅色服飾,將其他色彩的服飾統統取下櫃台,紅褂、紅褲、紅帽、紅圍巾賣得搶手,同時還順勢而為,推出多款時尚造型的紅色外套、毛衣、裙子、鞋子、手袋、內衣褲和紅色襪子,銷量比前一年翻了好幾倍。

由此可見,滿足顧客的需求,企業就能在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但是,有些企業營銷的對象不是很明確,總是希望贏得更多人的喜歡,然而,真正購買企業產品的還是那些目標顧客群,即便花大力氣,向不需要的顧客群宣傳,也事倍功半。倒還不如明確好目標顧客群,主攻這個群體,讓目標群體中更多的人去了解企業的產品。

比如,美國漢堡王連鎖店將其核心顧客群體描述為:30歲以下的單身男子,工薪階層,喜歡喧鬧的音樂,不怎麼讀書看報,愛跟朋友閑逛。其重要意義體現在,核心顧客的數量雖然僅占全部顧客的20%,但消費量卻占所有惠顧者的60%。

還有一家銷售衝泡咖啡,取代煮咖啡的企業。該企業針對目標顧客群,直接將產品定位為:“在辦公室中泡咖啡的人,向煩人的煮咖啡說再見吧!”對在辦公室負責準備咖啡的人,直接在信函上以“辦公室咖啡準備者”稱呼,此時的定位,則直接針對使用者和辦公室行政人員。

當然,也不要忘記廣義的顧客中,還有一些是經銷商和生產商,這類顧客通常需求量比較大,可以在價格和運輸上提供便宜、便利,和他們保持長期合作。

總之,企業依賴於顧客,企業的一切市場營銷活動都應該去滿足顧客的需求。顧客的需求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出發點,企業要隨時關注顧客的需求變化,不斷調整營銷策略,滿足顧客多種多樣的需求。

顧客個人特點影響購買行為

【科特勒微語錄】

個人特點也影響著顧客的決策,如顧客的年齡和所處的人生階段、職業、經濟狀況、生活方式、個性及自我概念。——科特勒《市場營銷教程》

【活學活用】

購買行為不是抽象的,而是要由具體的不同的個體來完成,因此,任何一個人的購買行為都必然受到其個人特點的影響。所以,我們在營銷過程中,應該注意根據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營銷方式,充分利用其個性特征實現營銷目的。

希爾頓集團曾專門進行過一次關於人們對時間觀念的調查,通過電話訪問方式,企業調查了1010位18周歲以上的成年人。經過調查發現,有66%的人願意為獲得更多時間適當犧牲自己的報酬。並且,女性麵臨的時間壓力要遠遠大於男性。

人們對利用時間的體會是這樣的:①38%的人為了騰出時間而減少睡眠;②33%的人認為沒有時間過一個幸福的周末;③33%的人沒有完成當天要做的事;④31%的人沒有時間出去玩;⑤31%的人為沒有時間和朋友、家人在一起而鬱悶;⑥29%的人長期處在時間壓力下;⑦20%的人在過去1年內,至少有一次休息時被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