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保護利用天敵。甜菜夜蛾天敵種類繁多,是重要的自然控製因素,前期控製施用廣譜性農藥,以保護其天敵。
③藥劑防治幼蟲。甜菜夜蛾在2齡以前抗藥性最弱,是用藥防治的最佳時期,2齡以後抗藥性增強,蟲體越大,抗藥性越強,藥劑防治的效果越差,所以要及早進行防治。
對甜菜夜蛾最有效的防治方法為觸殺。因此,在上午8時以前或下午6時以後害蟲正在菜葉表麵活動時用藥效果145跟王樂義學種大棚菜叢書最佳,一般陽光強、溫度高時不宜用藥。因為此時害蟲早已潛伏在土縫間、草叢內,起不到直接觸殺的作用,防效不明顯。目前防治甜菜夜蛾的有效無公害農藥有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25%菜喜懸浮劑1000~1500倍液、5225%農地樂乳油1000~1500倍液、10%除盡懸浮液1000~1500倍液、20%米滿懸浮劑1000~1500倍液,其中米滿、農地樂及除盡防治甜菜夜蛾有特效。但上述農藥要交替施用,一般應從害蟲發生初期開始噴藥,每7~10天一次,連噴2~3次。
④防治成蟲。性誘劑防治甜菜夜蛾,能大量誘殺雄蟲。由於成蟲晝伏夜出,對燈光趨性強,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利用黑光燈或高壓汞燈誘蟲,燈下放水盆,並加入少量洗衣粉,這樣成蟲落入水中後無法逃脫。成蟲對糖醋液有較強的趨性,因此可用糖醋液進行集中消滅。
4.斜紋夜蛾(1)危害特點:斜紋夜蛾主要以幼蟲危害為主,卵、成蟲和蛹基本不對蔬菜作物造成危害。初孵化的幼蟲先在卵塊附近啃食葉肉,留下葉片的表皮,將葉食害成不規則的透明白斑,遇驚擾後四處爬散或吐絲下墜或假死落地。
2~3齡開始四處爬散或吐絲下墜分散危害,取食葉片,4齡後食量驟增,生活習性改變為晝伏夜出,晴天在植株周圍的陰暗處或土縫裏潛伏,但在陰雨天氣的白天有少量個體也會出來取食,多數仍在傍晚後出來危害,至黎明前又146大棚花椰菜青花菜高效栽培技術躲回陰暗處。
(2)生活習性:斜紋夜蛾主要發生在6~11月,多在7~8月大發生。危害花椰菜生長的主要是2~6代,其中3~4代最為嚴重。成蟲夜間活動,飛翔能力強,有趨光性,對糖醋液及發酵的胡蘿卜、豆餅等有趨性。3齡前幼蟲群集葉背取食,葉片呈白紗狀,在田間點狀分布,易識別。3齡幼蟲開始分散取食,進入暴食期,可將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僅剩葉脈和葉柄。老熟幼蟲在1~3厘米的表土內做土室化蛹,土壤板結時可在枯葉下化蛹。
(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收獲後清除田間雜草,翻耕曬土或灌水,以破壞或惡化其化蛹場所,有助於減少蟲源。結合管理隨手摘除卵塊和群集初孵幼蟲的葉片,以減少蟲源。
②物理防治。懸掛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每盞燈能有效控製30~50畝。用糖醋液誘殺成蟲,做法是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敵百蟲晶體1份,調勻後裝在離地06~1米的盆或罐中,置於田間,可誘殺大量成蟲。
③生物防治。保護斜紋夜蛾的天敵,如黑卵蜂、赤眼蜂、小繭蜂、廣大腿蜂、姬蜂、蜘蛛等。
④化學防治。噴藥防治應在1~2齡幼蟲期,噴藥時間掌握在早晨和傍晚,噴藥量要足,植株基部和地麵都要噴霧,且藥劑要輪換施用。防治藥劑可選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40%樂果1000~1500倍液,或50%辛147跟王樂義學種大棚菜叢書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407%樂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倍液等,噴施2~3次,隔7~10天一次。
5.銀紋夜蛾(1)危害特點:幼蟲食葉,將菜葉吃成孔洞或缺刻,並排泄糞便汙染菜球。
(2)生活習性:以老熟幼蟲或蛹越冬,4~5月出現幼蟲。成蟲白天活動,尤以午後活動最盛,趨光性不強,卵產於菜葉背麵,3~6粒一堆。初孵化的幼蟲群集在葉背取食葉肉,剩下表皮,能吐絲下墜。3齡後分散危害,食量漸大。幼蟲有假死性,抗藥力弱。老熟幼蟲在葉上作白色薄繭化蛹。
(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及時清除田間落葉,消滅蟲蛹。利用幼蟲的假死性,搖動植株,使蟲掉在地下,集中消滅。
②生物防治。在1~2齡幼蟲期,噴施蘇雲金杆菌或Bt乳劑800~1000倍液,在20℃以上時效果良好。
③藥劑防治。幼蟲3齡以前噴藥防治,首選無公害農藥,如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1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3000~4000倍液。也可用21%滅殺斃乳油7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25%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25%敵殺死、25%天王星、20%滅掃利、45%高效順反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菊馬乳油2000倍液,或15%菜148大棚花椰菜青花菜高效栽培技術蟲淨乳油、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6.小菜蛾(1)危害特點:以幼蟲取食葉肉組織為主,低齡幼蟲在兩表皮之間取食葉肉組織,2齡以後取食表皮及葉肉組織。幼蟲有吐絲的習性,植株受到震蕩時,會吐絲下墜轉移。
(2)生活習性:蟲卵多產於葉片背麵凹陷處,每頭雌蟲產卵200多粒。卵以散生為主,但有時也有3~5粒或10多粒產成一堆的。幼蟲共4齡,氣溫高時,幼蟲期很短,僅4~5天;溫度低時,可達一個月或更長。小菜蛾生長發育的適溫為20~30℃,當氣溫為28~30℃時,完成一個世代的生長僅需要9~10天。小菜蛾喜歡在花椰菜上產卵,其幼蟲很容易產生抗藥性,對常用的有機磷農藥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產生了較強的抗藥性。
(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合理布局,避免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減少蟲源,間作茄科作物有驅蟲作用。加強苗床管理,氣溫較高時覆蓋遮陽網,防止小菜蛾侵入。蔬菜收獲後及時清潔田園,並中耕、深耙,消滅蟲源。
②生物防治。保護和釋放菜蛾絨繭蜂對降低小菜蛾自然種群數量的效果顯著。施用蘇雲金杆菌製劑或顆粒體病毒,應用雌性性外激素誘殺雄蛾,施用20%滅幼脲149跟王樂義學種大棚菜叢書500~1000倍液或5%抑太保、5%卡死克2000倍液對小菜蛾都有較好的防效,而且持效期較長,應作為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手段。
③物理防治。在成蟲發生盛期,每50畝地設置一盞頻振式殺蟲燈,可誘殺大量小菜蛾。
④化學防治。田間發現小菜蛾成蟲後約10天,植株心葉出現1齡幼蟲,此時蟲體細小,為防治最佳時期,用18%阿維菌素1000倍液加敵殺死800倍液噴霧。小菜蛾幼蟲進入2齡期後為防治關鍵時期,用藥濃度應加大,且增加藥液量,植株全株都要均勻噴灑藥液,用25%甲維鹽2000倍液加敵殺死800倍液噴霧。經過前兩次用藥小菜蛾基本能控製住,以後每5~7天用藥一次,藥劑交替施用。收獲前15天停止施用甲維鹽,收獲前7天停止施用阿維菌素及敵殺死、氯氰菊酯等。
7.菜螟(1)危害特點:菜螟是一種鑽蛀性害蟲,常危害幼苗期的心葉及葉片。受害幼苗因生長點被破壞而停止生長或萎蔫死亡,造成缺苗。幼苗生長點受害後,重者死亡,輕者發出分枝,不能結花球,且可傳播軟腐病,引起嚴重減產。
(2)生活習性:在山東1年發生1~3代,在田間雜草、殘葉或表土層中越冬。翌年7月下旬菜螟成蟲羽化,直到9月上旬,曆經40餘天。成蟲飛翔力弱,卵產於葉脈處,常2~5粒聚在一起,每頭雌蟲平均產卵88粒。幼蟲孵化後150大棚花椰菜青花菜高效栽培技術晝夜取食,低齡幼蟲在葉背啃食葉肉,留下上表皮,呈天窗狀,蛻皮時拉一薄網。3齡後將葉片食成網狀、缺刻。幼蟲共5齡,發育期11~26天。幼蟲老熟後變為桃紅色,開始拉網,24小時後又變成黃綠色,多在表土層作繭化蛹,也有的在枯枝落葉下或葉柄基部的間隙中化蛹。9月底或10上旬開始越冬。
(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春耕翻土,清潔田園,可消滅一部分在表土和枯葉殘株內越冬的幼蟲,減少蟲源。加強田間管理,在幹旱年份,早、晚勤灌水,增大田間濕度,促進菜苗生長。結合間苗、定植,拔除蟲苗,妥善處理。合理安排茬口,盡可能避免連作。
②藥劑防治。常用藥劑有90%敵百蟲晶體800~15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25%亞胺硫磷可濕性粉劑300~4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8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3000~4000倍液、50%二嗪農1000~1500倍液,應在幼蟲初孵期和蛀心前施藥。在幼苗出土後檢查卵的密度和孵化情況,在孵化盛期或初見心葉被害時開始噴藥,一般連續噴藥2~3次。噴藥時必須注意將藥噴到菜心內。
8.黃曲條跳甲(1)危害特點:幼苗受害最重。成蟲和幼蟲均能危害,成蟲主要食葉,咬食葉肉,將葉片咬成許多小孔。幼苗被151跟王樂義學種大棚菜叢書害後不能繼續生長而死亡,造成缺苗或毀種。幼蟲生活在土中,蛀食根皮,咬斷須根,致使地上部分的葉片變黃而萎蔫枯死,影響齊苗。此外,成蟲和幼蟲還可造成傷口,傳播軟腐病。
(2)生活習性:黃曲條跳甲在我國北方1年發生3~5代,南方7~8代。在華南及福建漳州等地無越冬現象,可終年繁殖。越冬成蟲於3月中下旬開始活動,在越冬蔬菜與春菜上取食,隨著氣溫升高活動加強。4月上旬開始產卵,以後每月發生1代,成蟲壽命長,可世代重疊。10~11月,第6~7代成蟲先後蟄伏越冬。
(3)防治方法:①清園翻土。蔬菜收獲後,及時清除殘株落葉,鏟除雜草。翻耕曬土,特別是要把菜根清除幹淨,以減少蟲源。
一般夏季翻曬5~7天,秋季翻曬7~10天。可根據後作蔬菜的需求撒適量石灰或草木灰,殺滅部分蛹、卵、幼蟲。
②實行輪作。與非十字花科蔬菜或其他作物輪作,有條件的田地也可進行水旱輪作,可降低黃曲條跳甲蟲口基數,減輕發生和損害程度。
③土壤處理。種菜前,每畝地用3%米樂爾顆粒劑15千克拌細土撒施,以殺死土壤中的幼蟲。發現菜根被害時,用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澆灌菜根周圍的土壤。
④科學防治。用殺蟲燈誘殺,或根據蟲情在成蟲盛發期的早上7~8時或下午5~6時噴藥防治,可用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152大棚花椰菜青花菜高效栽培技術敵敵畏乳油、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25%敵殺死2500倍液噴霧,每隔3~5天噴一次。
噴藥時最好按從地邊到中央的順序噴施,以取得聚殲的效果。含辛硫磷的製劑應在下午噴藥,以防產生藥害。
9.菜蚜(1)危害特點:成蚜、若蚜均吸食寄主的汁液,植株被害後嚴重失水卷曲,輕則葉片綠色不均或發黃,難以迅速生長;重則整個葉片失水發軟,扭曲變黃,不結球。蚜蟲可傳播多種病毒,造成結球不良。
(2)生活習性:一般每年發生10~20代,南方部分地區30~40代。以卵或成蚜在貯藏種株、老根菠菜或陽畦種株上越冬,部分成蟲、若蟲可在溫室中繼續繁殖,翌年春季遷移到露地植株上危害。5~6月和9~10月為危害盛期。
(3)防治方法:①誘殺、避蚜。在田間設置黃皿或黃板誘蚜,黃板每畝地放8塊左右。也可掛銀灰色條膜避蚜,膜寬12~23厘米,高度不高於1米。
②農業防治。用10千克草木灰兌水50千克,浸泡24小時,過濾,取濾液噴灑,此法也可防治紅蜘蛛。注意一定要噴到害蟲身上,特別是葉背麵的,否則無效。
③生物防治。保護天敵,釋放寄生性天敵昆蟲蚜繭蜂。
④藥物防治。菊酯類藥劑的施用參見甘藍夜蛾防治,153跟王樂義學種大棚菜叢書此外,還可選用70%滅蚜鬆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30%好靈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蚜蟲光5000倍液。
10.煙粉虱(1)危害特點:煙粉虱對蔬菜等寄主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現在3個方麵:一是直接刺吸植物汁液,造成植物衰弱、幹枯;二是若蟲和成蟲分泌蜜露,誘發煤汙病;三是傳播病毒病,其造成的危害比前兩者要嚴重。煙粉虱危害初期葉片出現白色小點,葉片沿葉脈變為銀白色,後發展至全葉,使葉麵呈銀白色,光合作用受阻。嚴重時全株除心葉外,多數葉片布滿銀白色膜,導致生長減緩,葉片變薄,葉脈、葉柄變白發亮,呈半透明狀。
(2)生活習性: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年可發生11~15代,有世代重疊現象。在25℃的條件下,從卵發育到成蟲需18~30天,成蟲在適合的寄主上平均產卵200粒以上。
(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溫室或棚室內,在栽培作物前要徹底殺蟲。嚴密把關,選用無蟲苗,防止將煙粉虱帶入保護地。
結合農事操作,隨時去除植株下部的衰老葉片,並帶出保護地外燒毀。在露地,換茬時要做好田園清潔工作,在保護地周圍應避免種植煙粉虱喜食的作物,以防煙粉虱傳播154大棚花椰菜青花菜高效栽培技術蔓延。
②生物防治。用麗蚜小蜂防治煙粉虱,當平均每株有煙粉虱05~1頭時,每株放蜂3~5頭,10天放一次,連續放蜂3~4次。
③培育無蟲苗。育苗時要把苗床和生產溫室分開,育苗前徹底消毒。幼苗上有蟲時在定植前清理幹淨,做到用來定植的幼苗無蟲。
④藥劑防治。當煙粉虱零星發生時,開始噴灑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10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25%聯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5000倍液,或5%虱蟎脲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煙粉虱若蟲數量大時,噴灑108%吡丙醚1000倍液。煙粉虱大量發生時,除莖葉噴霧外,還可用4000倍液灌根,這樣更有利於對煙粉虱的控製。隔10天左右一次,連續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
11.溫室白粉虱(1)危害特點:溫室白粉虱常以成蟲和若蟲聚集在葉背,吸食植物汁液,被害葉片褪綠、變黃、萎蔫,植株長勢衰弱,甚至全株枯死。溫室白粉虱分泌的蜜露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汙染葉片和果實,降低商品價值,還可引起煤汙病的發生。此外,還可傳播病毒病。
155跟王樂義學種大棚菜叢書(2)生活習性:溫室白粉虱世代重疊,多代發生,溫室、大棚和露地均可發生。主要以各蟲態在溫室蔬菜上越冬或繼續進行危害。翌年春天,多從溫室向大棚和露地蔬菜上逐漸遷移擴散,進行危害。在露地8~9月為危害盛期,10月氣溫下降,數量逐漸減少,並開始向溫室遷移擴散。
(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及時清理殘枝敗葉及雜草,以減少蟲源。在溫室通風口處設置尼龍紗網,控製蟲源傳播。有的采用速凍法,效果甚佳,做法是:秋延後栽培的蔬菜收獲後,於夜間氣溫在0℃以下時突然大通風降溫,冷凍1夜,基本都能將其凍死,如還有活蟲,則再凍1夜。
②物理防治。高溫悶棚不僅能殺死白粉虱等害蟲,而且能預防控製霜黴病等多種病害,進而減少化學防治次數,降低成本。具體的方法是:選擇晴天中午(最好能在悶棚前2天澆一次透水),將溫室、大棚密閉,使氣溫升至42~45℃,連續保持2個小時,處理完畢後,通風口不可猛然放大,要緩慢降溫。每次處理相隔7~10天,要嚴格控製好溫度,低於42℃抑製病蟲害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高於45℃植株容易受傷。
③生物防治。利用黃板進行誘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人工釋放麗蚜小蜂、噴灑赤黴菌液控製溫室白粉虱。
④藥劑防治。應在蟲口密度較低時,及時用藥劑噴霧防治。一般幼蟲在早晨露水幹後至上午11時在葉片背麵156大棚花椰菜青花菜高效栽培技術的嫩莖上活動最為旺盛,此時是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機。可選用的藥劑有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20%滅掃利2000~3000倍液、03%苦參堿水劑1500倍液,每隔7~10天噴霧一次,連續防治3~4次。
溫室白粉虱繁殖迅速,易於傳播,在大量發生時要以藥劑防治為主,輔以生物防治和農業防治。
12.美洲斑潛蠅(1)危害特點:雌成蟲飛翔把植物葉片刺傷,進行取食和產卵。幼蟲潛入葉片和葉柄危害,產生蛇形白色蟲道,葉綠素被破壞,影響光合作用。受害重的葉片脫落,造成花芽、果實被灼傷,嚴重的造成毀苗。
(2)生活習性:成蟲具有較強的趨光性,有一定的飛翔能力。成蟲吸食植物葉片的汁液,卵產於葉肉中。初孵幼蟲潛食葉肉,並形成隧道,隧道端部略膨大,老齡幼蟲咬破隧道的上表皮,爬出隧道外化蛹。成蟲有一定的飛翔能力,主要隨寄主植物的調運而傳播。
(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調整作物布局,避免敏感作物(茄果類、瓜類、豆類、白菜等)連作、套作或鄰作。收獲後及時清除田間的殘株敗葉,減少蟲源數量。美洲斑潛蠅幼蟲可在土壤淺層化蛹,收獲後應及時翻耕或秋、冬灌水滅蛹。生長157跟王樂義學種大棚菜叢書季節在發生期增加中耕次數和灌水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及時摘除有蟲葉片並燒毀。
②物理防治。在棚室內設置黃色黏板,誘殺成蟲。黃板插立或懸掛,高度與蔬菜頂端持平,隨著蔬菜生長不斷調整。在成蟲發生期采用滅蠅紙(用殺蟲劑浸泡過的紙)誘殺,每畝地設15個誘殺點,每點放1張滅蠅紙,每3~4天更換1次。還可設誘殺卡,每15天更換一次。
③生物防治。釋放潛蠅姬小蜂。噴灑05%楝素殺蟲乳油(川楝素)800倍液,或6%綠浪(煙百素)900倍液,或1%增效7051生物殺蟲素2000倍液。
④藥劑防治。在受害作物某葉片有5頭幼蟲時,在幼蟲2齡前(蟲道很小時)噴灑98%巴丹原粉1500~2000倍液,或18%愛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或98%殺蟲單可溶性粉劑800倍液,或50%蠅蛆淨粉劑2000倍液,或40%綠菜保乳油1000~1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10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美洲斑潛蠅發生量大時,定植時可用噻蟲嗪灌根,這樣更有利於對美洲斑潛蠅的控製。
13.地老虎主要有小地老虎和大地老虎,這兩種地老虎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大地老虎在長江流域危害嚴重,北方危害較輕。
158大棚花椰菜青花菜高效栽培技術(1)危害特點:地老虎食性極雜,也危害花椰菜、青花菜幼苗。地老虎3齡前危害葉片,將葉片吃成網孔狀,4齡後咬斷幼苗嫩莖,造成缺苗斷壟。
(2)生活習性:兩種地老虎發生世代因地而異,一般1年發生1~7代。在南方兩種地老虎以老熟幼蟲及蛹在土中越冬,北方未見小地老虎越冬場所,大地老虎以老熟幼蟲在土內或草叢中越冬。成蟲有較強的趨光性和趨化性,黃昏至午夜最活躍。3齡後晝伏夜出,天剛亮時危害最重,咬斷嫩莖或嫩尖。5~6齡為暴食期,取食量占整個幼蟲期的95%。
(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早春鏟除菜地及周圍的雜草,春耕耙地、秋翻曬土及冬灌均能殺滅蟲卵、幼蟲和部分越冬蛹。
②物理防治。春季用糖醋液誘殺越冬成蟲,糖、醋、酒、水的比例為3∶4∶1∶2,加少量敵百蟲。將糖醋液放在盆內,傍晚放到田間距地麵1米處誘殺成蟲。第二天早晨收回盆或盆上加蓋,以防糖醋液蒸發。也可采集新鮮的泡桐樹葉,用水浸泡後於第一代幼蟲期的傍晚放入被害菜田,每畝用50~70片葉,第2天清晨捕捉葉下的幼蟲。
③人工捉治。清晨扒開斷苗周圍的表土可捉到潛伏的高齡幼蟲,連續捉治數天收效良好。也可用鮮嫩草堆成小堆誘集,清晨在堆下捕捉。
④藥劑防治。3齡前幼蟲,每畝用25%敵百蟲粉劑15~2千克噴粉,或加10千克細土製成毒土,撒在植株周159跟王樂義學種大棚菜叢書圍,或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霧。蟲齡較大時,可選用50%二嗪農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殺死土中的幼蟲。
14.螻蛄(1)危害特點:成蟲、若蟲在土壤中咬食剛播下的種子或咬斷幼苗的根莖,使幼苗枯死,受害部位呈亂麻狀。螻蛄在土壤中活動,將表土鑽成許多隧道,使苗、土分離,幼苗失水幹枯,造成缺苗斷壟。
(2)生活習性:以成蟲或若蟲在土層深處越冬,翌年4月上旬成蟲開始交配。6月下旬至8月初轉入地下活動,進入產卵期,9月上旬以後大批若蟲和羽化成蟲進入旺盛取食期,10月中旬以後入土越冬。溫室內不受季節製約,冬季仍在苗床內活動。螻蛄晝伏夜出,夜間9~11時活動最旺盛,特別是在氣溫高、濕度大、悶熱的夜晚,大量出土危害。成蟲和若蟲都喜歡鬆軟潮濕的壤土或沙壤土。有趨光性,對半熟的穀子,炒好的豆子、豆餅、麥麩等香甜物質有趨性。
(3)防治方法:①根據螻蛄的趨光性,可用燈光進行誘殺。此法必須大麵積使用方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小麵積使用能將螻蛄招來,反而加重危害。
②人工捕殺。掌握螻蛄的產卵期,鏟去表土層,找到160大棚花椰菜青花菜高效栽培技術洞口,順洞口挖下去,發現成蟲和卵加以消滅。
③毒餌誘殺。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或90%敵百蟲晶體50克,兌水1~15千克稀釋,再與25~3千克炒香的豆餅或麥麩拌勻,製成毒餌。每畝地用毒餌2~3千克,傍晚時均勻撒在播種溝或播種穴裏。
④毒穀誘殺。每畝地用穀子05~08千克、90%敵百蟲晶體50克。先將穀子煮成半熟,撈出晾至半幹,敵百蟲用少量水化開,再將穀子和藥拌勻,晾至八成幹,播種時撒入播種溝或播種穴裏。
15.地蛆(1)危害特點:危害花椰菜、青花菜的是蘿卜蠅幼蟲,幼蟲先取食莖基部及周圍的葉片,然後向下鑽食菜根或蛀食葉球,造成大量傷口,易引起軟腐病。
(2)生活習性: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7月下旬以後出現成蟲,並交配產卵,卵多產於菜苗根部的土縫及菜心裏。經5~7天孵化後,幼蟲很快鑽入組織內危害。幼蟲期35~40天,於9月下旬幼蟲老熟,在近根處入土化蛹。
成蟲喜歡在日出、日落前或陰天活動,中午日光強烈時常隱蔽在植株遮陰處,對糖、醋及未腐熟的有機質有較強的趨性。
(3)防治方法:①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施後要耕翻或蓋土,防止成蟲在肥料中產卵。
161跟王樂義學種大棚菜叢書②誘殺。在受害嚴重的地方,可用糖醋液誘殺成蟲。
③藥劑防治。在成蟲初發期,可用90%敵百蟲晶體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200~1500倍液,或50%二嗪農乳油1000~1500倍液進行噴霧,殺死成蟲。也可用40%樂果乳油1000~1200倍液,或40%敵百蟲粉劑400~500倍液進行灌根。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