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些企業的很多優點,有時我們一個也學不到,可能倒把人家的缺點給學來了。於是,執行力更加低下。不管什麼經驗,都不能脫離實實在在的行動,才能確保執行力。加強企業的執行力就是要先從人著手,提高執行力重要的是依靠每個人對製度措施不打折扣地貫徹,這種貫徹執行最終反映到每個員工的責任心上。
員工有了責任心,才會遇事嚴格要求自己,在各種工作中切實地執行才不會玩虛的,才會做到有令必行。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對企業來講就是,“企業興亡,每位員工有責”。所以,履行好自己應負的責任,為企業添磚加瓦,切實提高企業的執行力。
企業一定要處理好責權分配的關係,當企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時,需要不同的責權分配形式。一般說來,企業在創立之初,實行的集權的組織結構對企業的發展有利。當企業越來越壯大後,企業集權的結構方式就逐漸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
1905年,亨利·福特創立了福特汽車公司。經過15年的辛苦奮鬥,福特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企業之一,20世紀20年代,幾乎壟斷了美國的汽車市場,並在世界其他地方占有極其重要的市場地位,淨利潤數十億美元。
到了1927年,福特公司逐漸衰退,占據的市場份額也降到了第三位,甚至在後來的20年裏,福特公司一直呈虧損狀態。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是什麼?一個正常的企業絕對不會連續20年都發生不景氣的局麵,問題就出在了亨利?福特自己那裏,是他的固執造成了企業的連續長期虧損。福特是一個高度集權的經營者,他認為自己是企業的擁有者,企業的戰略和決策就應該由他做主。在企業規模還不是很大的時候,他的這種管理模式還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而且決策的速度快、效率高,保證了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當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之後,亨利?福特仍堅持原來的做法,認為不論公司的規模有多大,企業隻需要一個老板和幾個助手就足夠了。自己不需要受專業管理人員的掣肘,他隻要求他的助手把他的指令貫徹下去就行了,而不像專業管理人員那樣,需要各種分析才能做出決定。其實,問題的原因就在於此,不尊重企業發生的一些客觀事實,隻顧自己采取極度集權的做法讓員工完全按照他的意誌來行事。可悲的是,他還不知道自己的幹預已經對龐大企業組織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還是我行我素,最後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一直到1944年,亨利·福特的兒子接管了公司,他一上任就把老亨利?福特的那一套集權的組織結構給廢除了,一個由專業管理人員組成的領導班子成立了,通過正確的分析操作,來預測市場,做出了一些正確的決策,使公司的虧損局麵得到扭轉,公司又複興了。
企業的責權分配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執行。不得不承認,那些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舊觀念、舊體製是阻礙執行力落實的巨大障礙,破除它是煥發企業生機和活力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全麵提高落實能力的49個關鍵》王永磊編著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8-1出版;
《像軍人一樣去落實》魏桂東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6-1出版;
《落實力就是戰鬥力》吳能文著新世界出版社2008-11-1出版。
《關於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製度的意見》《關於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製度的意見》編寫組 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2010-7-1出版;
《關鍵在於落實:企業幹部?員工學習手冊》林惠春等著新世界出版社2011-8-1出版;
《落實要到位關鍵看結果》北京汪中求細節管理谘詢有限公司著新華出版社2006-12-1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