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構建大交通格局(2 / 2)

聽到宋天錫詢問這個問題,李東沐心裏反而舒了一口氣。

“書記,關於錢的問題,我覺得大致可以分為幾步走。一是政府自掏腰包,二是地方政府自籌資金,三是向上級申請爭取資金。”

“自掏腰包就好理解了,就是從政府財政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並列入年度預算。我個人感覺這筆資金的占比不超過百分之二十,同時不超過年度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五,三年總計投入應該在50億元左右。”

“地方政府自籌,可以發揮政府平台公司的作用,通過發行政府債券的方式,用於快速籌集資金,這樣也能盡最大限度的減輕財政壓力,這筆資金是大頭,要占到總投入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總投資三百億元,按照百分之七十計算,那就是要發行21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三年到五年期限計算,每年政府需要承擔的債務空間預計在80億元左右,也能接受。”宋天錫點頭道。

聽到肯定,李東沐便繼續說下去。

“第三步,就是爭取發改和交通部門的支持,尤其是省交通廳的支持,我已經和陶省長私下溝通過,上級財政資金和省級財政資金是有專門用於支持高架橋建設的資金保障的,這筆錢雖然算不上多,但是蚊子腿也是肉,多多少少也能緩解我們的資金壓力,而且我估算過,如果能夠爭取到預期的資金,三年下來也有20-30億元左右。”

說罷,李東沐再次誠懇而堅定的看向宋天錫。

“書記,大致思路就是這樣,如果您覺得有不合適的地方,還請批評指正。”

李東沐的姿態放的很低,一是對宋天錫本來就很尊重,其次也是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支持和認可。

望著李東沐,宋天錫再次提出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東沐,我非常明白你的初衷,更知道絕對不會通過搞項目而中飽私囊。但是有一點又沒有考慮過,那就是如何避免成為爛尾工程?”

“避免成為爛尾工程?”

李東沐皺了皺眉頭,對他來說隻要是想幹的事情,就絕對不會半途而廢。

宋天錫看出了他的不解,於是繼續說道:“我對你的態度沒有任何懷疑。隻是當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如果說,我是說如果,我們兩個都被調離了商都市,而新到任的領導又不願意接棒幹下去,你怎麼辦?”

“對剛起步,或者已經幹到中途的工程怎麼辦?對老百姓而言不僅沒有得到實惠,我們兩個反而會成為唾棄的對象,這一點不能不考慮啊。”

新官不理舊賬,甚至是為了個人的仕途發展,不願意沿用上一屆領導班子的發展思路,這種情況在各個地方都很普遍,畢竟幹的再好,那也是前任栽下的樹,自己最多隻是在大樹成長中增添了養分,功勞永遠都沒有種樹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