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身受言故亦無失。答也。如言身受非即是身而是心所言身惛沈義亦應爾。正理論雲[夢-夕+登]瞢不樂等所生心重性說名惛沈。由斯覆蔽心便惛昧無所堪任瞢憒性故。由是說為輕安所治
論。掉謂掉舉令心不靜 正理論雲。親裏尋等所生令心不寧靜性說名掉舉。心與此合越路而行
論。唯有如是至煩惱地法。總結數也
論。豈不根本至掉舉放逸。此舉本論難也。本論六中不說惛沈。大地法中複取其五合成十數名大煩惱地法。今將本論難唯有六
論。天愛汝今至不閑意旨。總非難也。汝但知本論說十之言。而不知彼後五即是大地法也。惛沈就勝雖障等持。明其體性誰無掉舉。既同唯遍染心。如何非是煩惱地法也
論。意旨者何。此卻問也
論。謂失念至及邪勝解。廣答意旨。如文可解 問失念.不正知.邪勝解.心亂.及非理作意。何故本論說此五法。而許通入大煩惱地。受等五法而不入耶 答仰測論意由此五法。於善品中所起業用順自名體。於染分中所起業用違自名體故。染位名失念.不正知.邪勝解.心亂.非理作意等相違名也。受.想.思.觸.欲。於染.淨位中所起業用。不失本名故不重說。論主將為有過。不勞廣釋
論。故說若是至謂除前相。廣作四句分別。如文可解
論。有執邪等持至與此不同。敘異說四句也
論。又許惛沉至於誰有過。通惛沉入大煩惱地與本論說不同難也。共許惛沈與餘掉舉等。通與一切煩惱相應其義是同。而不說在大煩惱地。於誰有過。此即乃是不立者過。非我有過。與餘同故
論。有作是言至非至掉舉行。此敘異釋惛沈不入大煩惱地所以。此是雜心等釋。正理論釋本論意雲。然此惛沈無明覆故。本論不說為大煩惱地法。有言彼論說無明名唯目惛沈。相相似故。無明性是大遍行故。是此地法不說而成 準上論文。此雲本論十煩惱地說無明者即是惛沈。惛沈相似無明。所以不說無明者。無明與一切染心相應不說而成故。正理有說此名總目二義。已上論文。此說本論大煩惱地法中。說無明者名一所目通二。謂無明.惛沈
論。誰惛沈行至不俱行故。論主難雜心等釋。誰有惛沈而無掉舉。誰有掉舉而無惛沈。此二未嚐不俱行故。何得有惛沈行順等持也
論。雖爾應知隨增說行。外人答論主也。雖掉舉.惛沈二常俱行。而惛沈偏增者名惛沈行
論。雖知說行至建立地法。此縱奪外人也
論。故此地法至俱起非餘故。總結成也
論。如是已說至彼法是何。已下半頌第四釋不善地法。有兩重釋如前可知。頌雲唯遍不善心者。此有四句。有不善非遍不善。謂忿等七。及不定中嗔。有遍不善非唯不善。謂大地十。大煩惱六。不定中尋.伺。有遍不善亦唯不善。謂不善地二法。有非唯不善非遍不善。謂小惑三。不定之中睡眠.惡作.貪.慢.疑等。唯善心所不善已簡。不勞唯.遍
論曰至如後當辨。指下釋也
論。如是已說至彼法是何自下第五有一頌釋小煩惱地法。有兩重釋如前可知。謂以小分染汙心俱故名為小
論曰至煩惱地法。釋小義也。一唯修所斷。二唯意識地起。三唯無明相應。四各別現行 大善地法不與一切染心相應。煩惱之名以簡此法 尋.伺雖通染心闕四義故。不名為小煩惱地法 大煩惱地。大不善地。雖複唯與無明相應。闕三義故不得名小 慢.疑二種雖唯意地起。唯無明相應。各別頭起。非唯修斷。闕一義故不得名小 惡作一種雖唯修斷。唯意地起。以非唯與無明相應。雖別頭起。不名為小 睡眠一種雖唯意地。闕三義故不名為小 貪.嗔二種雖複唯與無明相應。各別頭起。闕二義故不名為小 前之四地皆名為大。此之一地不得大名者。通大地法以遍一切心故名大。大善地法以遍一切善心名大。大煩惱地以遍一切染心名大。大不善地以遍一切不善心故名為大 又上四地法皆並頭起故名為大
論。此法如後至當廣分別。指後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