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時代的中國女性都有大叔情結,中國總體上是個男權社會,女性缺乏安全感,無論是在家庭還是社會,相對於她們的兄弟,根本上得到的關注和愛更少。我有一個來訪者跟我講過,在有些重男輕女現象比較嚴重的地區,有一些高中生與大叔在一起,不是要大叔的錢,隻是希望從這些大叔身上獲得一些關注和愛。她們往往是多子女家庭中被忽略的孩子,與大叔的關係中,還會重複她們之前被忽視的關係模式——那個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不會將所有的關注傾注在她一個人身上。
很多大叔在小時候便是懂事、少年老成、不用父母操心的好孩子,小孩子的那一部分天性被過早丟掉了。他們與蘿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時,也滿足了一部分回到童年的幻象,是對自己的一種補償。
為什麼會有小三?
小三有三種類型:一種是想要物質上的滿足,另一種是想要贏,最後一種是做小三上癮。小三成癮的女人一般都比較會折騰,但是一旦男人為她放棄家庭轉向她,她馬上就跑開了。因為她們隻想構建三角關係,她們通常受戀父情結折磨,小時候在與媽媽的競爭中失敗了,長大後要修正這個錯誤。但是,又不能完全把“爸爸”奪走,因為這樣會得罪“媽媽”,會讓自己很羞愧。
我一位朋友,才24歲,已做過十次以上小三了,與她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一個男人對她說,曾經考慮過與妻子離婚,然後跟她結婚,但是後來發現,幸虧沒有離婚,因為她對他老婆的興趣大過他本人。這個女孩開始並不明白自己為何陷入這種情感模式,後來看小說《道德頌》受到了啟發,小說的女主人公認為三個人的關係比兩個人的關係有趣得多,可以時刻處於戰爭狀態。她懷了那男人的孩子,但最後把孩子打掉了。她一直以為對手是一個強大的女人,後來發現,這個女人已經奄奄一息了。然後便有了勝利者的失落,為了應對自己的愧疚,就把腹中的孩子打掉了。
我還有一位朋友,有過三段第三者戀情,每一次都是在男人表示很愛自己妻子或者女朋友的狀況下愛上對方的。因為她認為男人很愛 “那個女人”,她就可以爭一下,而且相信這個男人一定可以更愛她。
她的邏輯在別人看來很奇怪,但是繼續考察她與男人的交往模式就可以看到某種合理性,比如,她對於男人的需求比較低,隻要節假日來看她就可以了。她處於愛的絕望中,將戀父情結一直維持在沒有實現的狀態,接受了競爭不過“媽媽”以及得不到“父愛”的事實。
在廣東潮汕和客家地區,有比較典型的重男輕女現象,很多家庭為了要一個男孩,之前生了好幾個女孩,當這個男孩出生後,家長又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男孩身上。這個地區有很多男人包二奶,而且總有看起來無怨無悔的女孩投入這樣的關係。她們來自重男輕女的家庭,都不習慣於獨享一個男人,覺得分得一份愛情就滿足了。所以,這些地區就有這種奇特的現象:女人無論受多大的委屈都不離婚,而另一部分女人甘願去做二奶。
真正很愛自己的女人是沒有辦法與他人分享另外一個男人的。在三角關係中,得利的是男人,痛苦的是兩個女人,如果男人有足夠的同理心,應該不會去構築這種讓人痛苦的關係。
為什麼好男人總是被“壞女人”搞定?
中國男性有一多半是那種沒有力量的老好人,沒有活力。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是道德高尚但乏味的,而且在家裏又總是暗示、攻擊、指責別人道德低下。與男人一樣,這樣的女人也是沒有活力的。但是,充滿欲望的女人是有活力的。比如田樸珺,媒體上關於她的信息讓我們看到一個積極主動、欲望強盛的女性。她跟鄧文迪很像,都是可以很直接地向男人示好、撒嬌的,她們會凶悍地對待對方,也會凶悍地維護自己的利益。
人類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往往是在找一種圓滿,將自己沒有的那部分補足。這是無意識的,而且帶有普遍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好男人都被“壞女人”搞定了,因好男人渴望擁有壞女人身上的那份活力。
為什麼不能亂性?
一些女人用身體與男人做交易以換取她們想要的地位、發展機會。但是她們並不是都能貫徹好所謂的遊戲規則。無論是中央編譯局女博士還是那些出來爆料的官員情婦。她們都輕視了自己對感情的態度,以為利用身體達到目的就行了。但是實際上,一旦陷進去,與對方發生性關係,就會對對方產生依賴,雖然那不一定是愛,但是當對方與她斷絕關係時,就會有一種強烈的被拋棄感。人是情感動物,得到的愛越少,愛的空洞就越大,一旦與人建立關係,就害怕被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