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操縱情感,透視男人女人的內心世界(2)(1 / 3)

與異性交往,現在已經不是未婚青年的“專利”,但與異性交往尤其是婚後男女與其他異性交往是一個令人敏感而又值得注意的問題。在我們中國現代社會,還有不少人一旦結了婚,不僅對自己與異性交往接觸過於小心,而且對自己的配偶與其他異性交往也缺乏信任。為此,大吵大鬧者有之,“跟蹤”“盯梢”者有之。這種落後於時代潮流的交往態度和行為固然可笑,但已婚者與其他異性交往時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情感的確非常重要。正確的做法是:既要發展友誼,又要清醒地防止這種關係超過友誼的界限。某學校有位教授,在一次學術討論會上,認識了來自同一城市的一位年輕的姑娘,兩人的論文觀點不謀而合。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兩人還聯名發表了幾篇文章,從而成了知心朋友。這在無意中激起了姑娘的愛慕之情。一次,姑娘竟大方地說:“如果我的‘男朋友’能像你這樣多好啊。此時,這位教授方才意識到雙方的關係已經走到了危險的邊緣。於是,在一個星期天,他主動邀請姑娘到自己家裏做客,並熱情地把妻子、兒子介紹給她。姑娘明白了教授的用意,雙方又回到了正常、平靜的交往中。

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交往是人們所向往的,但由於種種原因,卻會使男女雙方的交往產生這樣或那樣的障礙:

1.缺少機會

有的人在進行社會交往時,常常感到與異性交往無機會或雖有機會卻難以啟齒。事實上,親友的聚會,團體的活動,同學、同鄉、同事之間的男女接觸機會很多。在當今社會中,許多異性就在你的周圍,完全可以利用多種形式把握時機,以誠相見,巧妙地運用交往藝術,達到交往的目的。

2.抱有偏見

有些男性存在著大男子主義,認為女人都是頭發長見識短、無主見、嬌氣、脆弱、依賴、小心眼、具有猜疑心、幹不成大事等;認為男子比女性才思敏捷、見多識廣、堅強、精力旺盛、有氣魄等。因此,主張女人不可不交,但不可多交,即使交往,要有戒心,不可深交。而有些女子則認為男子一般都較粗俗傲慢、不近人情、不體貼人、不可靠、居心不良等,因而拒絕與男子交往。顯然,這都是對異性的偏見。在現代開放社會,一個人要更好地生活,就要克服這些偏見,真誠、大膽地與異性進行交往。

3.分寸難定

男女交往要講究分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有的時候把握起來卻不容易。稍有不慎,說一些過頭話,會引起對方的猜忌和煩惱,特別是觸到對方的弱點處,過重的話語往往刺傷對方的感情和自尊心。而且,與異性交往與同性交往還不同,一旦刺傷了對方,很不容易得到對方的諒解。

不論如何,在與異性交往中要明確地認識到,真摯的友誼和戀愛畢竟是兩回事,其界限應當正確把握。同學、同事、戰友、上下級之間,如果兩性交往過於親昵,不掌握分寸,有時會失去理智,鑄成大錯;相反,過於冷漠,也太不近人情,會加大心理距離,影響人際關係。

4.社會輿論

社會輿論對交往有時會起促進作用,有時會起幹擾作用。對於男女交往,社會輿論最為敏感。魯迅先生對這一方麵早已有所覺察,並進行了描述:“見一封信,疑心是情書了;聞一聲笑,以為是懷春了。隻要女人來訪,就是情婦,為什麼上公園呢,總該是赴密約……”社會輿論不可不顧,但隻要你動機端正、交往適度,就不要怕別人講這說那。即使有不正確的或不利於自己的社會輿論,也可用自己的正當行為無聲地去證實,改變別人的看法。有時候,“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