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邊城妖禍(1 / 3)

方至晌午時分,在一處偏遠山城的集鎮中,已是喧囂不已。

數十個孩童簇擁著一個中年道士嬉笑道:“道爺要使神通啦!”

那道士油頭垢麵,眯著雙眼,笑道:“莫急,少時貧道施法,大家可要走得遠遠的,莫要驚壞了你們!”說罷,伸手往衣袋中掏去,翻摸了幾下,也不知擎住了什麼物件,猛然憑空一拋,道一聲:“留神了!”隻見一道銀光自他手中射出,眾人定睛看去,皆駭得失聲驚叫起來:“蛇!是蛇!”幾個膽小的孩童竟嚇得哭鬧起來。

眾人紛紛數落道人無德,道人卻不以為意,笑道:“諸位莫慌,且細細看來!”說話間,他虛空一指,卻聞“叮當”幾聲脆響,方才還在遊走的一條銀蛇,轉瞬化作銅錢,頃刻間沒入土中。眾人正在嗟歎,那道士笑道:“錢已入土了,還不快挖!”

幾個好事的後生聞言,紛紛上前,用手刨挖,不多時,竟挖出一吊銅錢,欣喜不已,爭相搶奪。

道士見圍觀之人越聚越多,道:“雕蟲小技,隻求搏君一笑,諸位請看此處!”眾人抬眼望去,卻見他手中不知何時現出一隻女娃布偶。道士口中念念有詞,將布偶拋落地上。說也奇怪,那布偶落於地上,居然不倒,竟在眾人麵前緩步遊走,驚得大夥目瞪口呆。

那布偶轉了一圈,徑直向東北方向行去,眾人頗感好奇,讓開了一條小道。

忽聽得布偶發出一陣異聲,繼而倒於地上,瞬間揚起一陣煙霧,待到塵埃散去,早已不見布偶蹤跡。

有人呼道:“布偶也鑽地了,快挖出來看看!”十餘漢子蜂擁而至,各施其能,刨挖起來,眾人也伸長脖子,瞠目結舌。

那十餘漢子,挖著挖著,突然停了下來,不知誰高聲驚道:“啊!死人!”隻見碎土之中,現出一雙女子裸足,已是僵冷無比!大夥壯著膽子,將一具女屍挖了出來,已是斃命多時。

“這不是朱大官人,朱道誠的女兒嗎?她,她怎會暴屍於此?”有位老者言道,眾人聞言,皆點頭稱是,紛紛道:“莫非是那道士施的障眼法?”回頭看時,道人早已蹤跡不見,眾人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忙向官府通報。

半日功夫,便有官差前來勘驗,確認死者為城中大戶朱道誠之女。

不多時,老員外朱道誠也在老仆朱貴地扶持之下趕來。他一見女兒屍身,未及呼出半聲,便昏了過去。朱貴急急施救,半晌他才緩過神來,哭道:“苦啊!”這朱員外中年喪妻,隻此一女,他視為掌上明珠一般。待到十八歲,不忍將其外嫁,便托媒人物色一位敦厚明理的汪秀才,招贅入門。本是喜事一樁,豈料二日前,新婚之夜突發無名之火,新郎葬身火海,女兒卻莫名失蹤,不想,今日卻暴屍此地,怎不叫人心碎!

此時,市集之中圍滿了人,有人竊竊私語道:“朱老爺子真慘,白發人送黑發人,也不知是什麼賊人幹的?”

“可不是嘛,前幾日,這朱小姐新嫁,當晚洞房便失火,新郎被燒成灰碳一般,這朱小姐卻不知所蹤,真是詭異至極,也不知這朱府衝撞了哪路邪神?”

“噓,哪是什麼賊人所為,定是他不敬大仙,才有此難啊!聽說朱家祖墳前的老鬆也已枯死多日了!”

眾人七嘴八舌,有的憐憫,有的無奈,亦有不屑的。

既是出了人命大案,差人怎敢怠慢,急忙呈報縣衙。朱老員外本指望父母官嚴察凶犯,為亡女報仇。豈料本地縣令乃是昏暗之輩,又臨任期將盡,根本無心辦案,遂以查無因由,草草擱置起來。

一月後,地方縣令更替,新任知縣周大人調看卷宗,覺得此案頗為蹊蹺,便向下人打聽緣由。有一年長的差役道:“大人,此案的確詭異,坊間皆傳朱門之禍乃是鬼神懲戒所致。”

“噢,此處有妖患作遂嗎?”

“大人有所不知,此地有一‘張大仙’,據傳是蕩魔天尊門下弟子,神通廣大,城中頗多信眾,那朱員外卻不敬此神,二月前,大仙祭祀之禮,他曾大鬧香堂,遊說眾人勿信妖邪。事後不久,朱府便出命案,豈不是鬼神照應?”

周知縣笑道:“你可曾見到大仙本尊?”

“我等也隻是聽說,卻無緣得見其真顏,隻見過大仙門徒,各個都是身賦異能的神人。”

正在此時,有下人來報,張大仙門下弟子特來拜會大人,恭祝仕途高升。

周知縣聞言笑道:“莫不是仙尊也要賄賂我這七品芝麻官?”

不多時,差役便將幾名異裝男子引入內室。周知縣賠笑相迎,一番寒暄之後,那一眾異裝男子便奉上金銀,道:“周大人年輕有為,定然仕途坦蕩,本門徒眾特備小禮,不成敬意,日後若是有用人之時,大仙門下弟子皆聽憑調遣!”

周知縣稍作推辭,便笑納了。送走眾人後,他召來心腹小役道:“今日所收金銀且封存庫房,不可妄動。你等須暗中查探這些大仙門徒,若有異動,立刻報於我知。”

“大人,您是懷疑?”

周知縣笑道:“你可曾見過神仙吃羊肉?他們方一進屋便是撲鼻的羊腥。再有,他們手中的厚繭也非一日而成,以我看來,定是混跡江湖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