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楠上小學三年級時撿到一個BP機,當時價值不菲。他交給老師後回來告訴我,我教他給機主留言讓其到學校來取。下午放學,夏楠很不高興地回來了,他說失主去取BP機時他就在大隊廣播室裏,但是老師並沒說那個BP機是學生撿的,而且學生就在旁邊。感激的失主說了一大堆謝謝還帶來一點小禮物,都被老師截留了。夏楠當時問老師,你為什麼不說是我撿的?老師批評他態度不端正,還說他應該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了好事不留名。
這件事別說孩子鬱悶,大人聽了也不爽,但我不能當著孩子麵責怪年輕老師的不妥,隻能用實例引導孩子。我問:“老師沒有說實話你心裏高興嗎?”他回答:“不高興。”那好,我說了八個字:己所不欲,忽施於人。夏楠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就從孔子講起,又解釋這八個字的意思,然後我說:“既然別人沒說實話你不高興,那就記住自己以後一定要誠實。”從誠實擴展到寬容,這件事讓夏楠許多年後還記憶猶新。“己所不欲,忽施於人”後來常被他掛在嘴上,漸漸地成為他待人處世的一個座右銘。
一個人的誠實品格,涵蓋了不說謊話、敢於承認錯誤、實事求是、信守諾言、遵守合理規則等多方麵的內容,在這些方麵,媽媽平日裏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誠實品格的形成產生無聲的影響。可以想象,一個要求孩子不說謊的媽媽卻在家裏接電話的時候告訴對方自己正在外地;一個要求孩子不偷竊的媽媽卻在衛生間放置一個大桶利用細水長流占著小便宜;一個要求孩子不和同學吵架的媽媽卻在公共場所因為一點小事與人爭吵不休;一個要求孩子遵守學校規則的媽媽過馬路習慣闖紅燈、上公交車總是搶座位,凡此種種,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打開新聞網頁,諸如編造學曆、冒名入學、考試作弊、剽竊科研成果、假冒偽劣這類令人不齒的現象之所以在現代社會變得屢見不鮮,其根源恰恰在於我們的基礎誠信教育出了問題。
所以,當媽媽希望孩子具有誠實品格的時候,她必須明白榜樣的力量十分重要,是自己平素的言行而不是諄諄教導讓孩子學會什麼是誠實,這樣他才能如你所願成為一個行為得體的人。媽媽是孩子行為準則的榜樣,當媽媽在生活中處處滲透出誠信,孩子對你的信任才會由衷而生。
堅強。堅強可以從兩種角度理解,一方麵需要增強生活中的抗壓心理,另一方麵則是樹立追求探索的勇氣。夏楠7歲的時候,北京電視台組織爬樓梯比賽,目標是國貿大廈。那天我們無意中得知這個消息,夏楠非常感興趣,我就帶著他去報了名。為了這次比賽,從報名第二天起夏楠上下樓就不再乘電梯,他每天樓上樓下跑四五個來回,鉚足了勁兒想在這次比賽中得到好成績。一個月過後比賽開始,直到賽前半小時我們才得知,報名參賽的除了夏楠全都是成年人,兒童組的比賽流產了。組織者勸夏楠退出比賽,這讓夏楠很沮喪。但是他想了一會兒很堅定地告訴我,媽媽我還是要比賽,和大人一起比。看到夏楠這麼堅決,組織者把他分配到女子組,同組的是七個二十出頭的健壯姑娘。
發令槍一響,大家爭先恐後往上跑,五層樓不到夏楠就落在大家後麵。但讓我沒想到的是他穩穩當當一級一級往上走,等到十幾層時他已經成為這一組八個人中的第五位。那天,我乘電梯上行,每五層出來一次給兒子加油,到了第30層,他已經衝到第三位。最後,夏楠以小組第一的成績爬完全部38層樓梯,他那組爬到終點的隻有三個人。天台上,主持人文燕和著名演員劉威拿著話筒在等著,夏楠生平第一次接受了采訪。
“那麼小的孩子你怎麼舍得讓他去爬樓梯?”有人好奇地問。“因為我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積極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人,他需要堅強勇敢。”這是我當時的回答。
我無法忽視這38層樓梯對培養夏楠性格的影響,無論多少故事多少說教也抵不上讓孩子參與一次磨煉的行動。當孩子身體力行一次次體味到堅強和勇氣的結果之後,哪怕這種成功微不足道,也足以在他心裏燃起自信的火種——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
毅力。毅力是人們為達到預定的目標而自覺克服困難的心理忍耐力,它是一種意誌品質。我從來不會去給孩子講如何增強毅力,而是通過對學習、運動、做家務事等一點一滴的堅持讓他養成專注和自製的好習慣。毅力培養的另一方麵其實就是媽媽的行為,從織成一件毛衣到完成一部書稿,我都在用無聲的語言告訴孩子堅持和毅力對於他今後的成功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