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不輕言創業(2)(1 / 3)

兩年後,兩人在街上相遇,乙已經成了老板,而甲還在苦苦地找工作。甲對此非常不理解,認為命運真不公平,他說:“像你這麼沒出息的人怎麼能這麼快就‘發’了呢?”乙說:“因為我沒有像你那樣紳士般地從一枚硬幣上邁過去。你連一枚硬幣都不要,怎麼會發大財呢?”

甲並非不要錢,隻是,他的眼睛盯著的是大錢而不是小錢,他卻不知道大錢是由小錢積累來的,所以他的錢總在明天。

我再舉幾個名人珍惜“小錢”的例子。

一分錢是很少的資源,可是,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次下班想搭公車回家,缺一毛零錢,就向他的秘書借,並說:“你一定要提醒我還,免得我忘了。”

秘書說:“沒關係,一毛錢算不了什麼。”洛克菲勒正色道:“怎能說算不了什麼,把一元錢存在銀行裏,要整整兩年才有一毛錢的利息呢。”

美國傳媒巨頭ABC副總裁麥卡錫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鑽到桌下去撿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雪茄。麵對眾人驚訝的目光,他坦然說:“母親告訴過我,應該愛惜自己的每一分錢。”我們也可以想一想,一個人連自己的錢都不珍惜,他又怎麼會愛惜別人的錢?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和一位朋友開車去希爾頓飯店。到了飯店前,發現普通車位很緊張,而旁邊的貴賓車位卻空著不少。朋友建議把車停在貴賓車位。蓋茨回答:“那可不是個好主意,他們超值收費。”他們最終還是找了個普通車位。

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珍視財富是獲得財富的前提條件。

也許你覺得在眾目睽睽之下,從臭水溝裏撈那髒兮兮的5塊錢,看起來很沒有麵子。可是,做老板有時候就是要丟麵子的。

怕丟麵子的人,與當老板幾乎沒有緣分。當老板起碼要做到一點:

當客戶罵你、訓斥你的時候,你還要微笑對他——客戶永遠是對的。遇到心裏不平衡的時候,你可以這樣想:你賣1000塊錢的東西給他,其中就有100塊錢是他罵人的費用。這樣的自我安慰雖然比較阿Q,但確實對心情減壓比較有效。

香港演員周星馳在一部喜劇片中有一句經典台詞:你可以侮辱我,但你必須對我手中的錢表示敬意。我相信,許多朋友都是把這句話當成喜劇台詞看的,但對於想當老板的人來說,它卻道出了一個真理:不珍惜財富,沒有對金錢鞠躬的勇氣,你就沒有獲得財富和擁有財富的動力。

創業從儲蓄開始

既然不能從父母那裏借錢來創業,那就隻能靠自己打工掙錢了。實際上,我也不主張拿父母的錢來創業,因為對於你沒有足夠的本錢,表麵上看是你缺乏資金,實際上深層的原因是你的基本功不紮實,是你的曆練還不夠。

等到哪一天你有了足夠的錢,你才有資格說我想創業了。那麼怎麼準備足夠的錢呢?我覺得最現實的途徑就是給別人打工掙錢,不亂花錢,存夠了錢之後才可以談創業。

創業機會經常存在,但需要我們找了第一桶金後才能“讓錢生錢”。對一般人來講,第一桶金是從節儉儲蓄而來的。

今天,像李嘉誠那樣白手起家的故事幾近神話,因為今天強調的是知識型經濟,意味著你要用日積月累的知識去創造財富。

用知識去創富即我們常說的理財。儲蓄是理財計劃的重要環節,將儲蓄得來的錢再用於投資,獲得理想回報,這便是理財之道。

儲蓄的資本,是每月扣除開支後的餘錢。計算及控製支出是大學問,其直接影響可以儲蓄的資本。

遺憾的是,今天的許多年輕人都沒有儲蓄的習慣,或者說,存不上錢。

我聽說過一個關於日本藝人北原武的故事。

北原武是日本明星兼導演,現在很有名了。在他未成名時,他的母親去世,他回故鄉奔喪。

他一直不喜歡母親,為什麼呢?因為他媽媽一直不斷地向他要錢,隻要他一個月沒寄錢回家,母親就打電話罵他,這讓他很煩。這次奔喪回家,他的大哥把一個小包袱給了他,說:“這是媽媽叫我一定交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