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不聽人話,不知好歹的隻有Z同學,我睡著了都要笑醒。問題是,不聽人話,不分好歹,似乎是這一代青年人的共性。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說不得,更打不得,要什麼給什麼,他要星星父母也恨不能上天去給他摘下來。如此的愛,其實他不是愛,是害,害了孩子,也害了我們這些做老師的人。
新一輪搶生源大戰,我們學校沒有占到絲毫便宜,老師們義憤填膺,指責兄弟學校卑鄙無恥,混蛋可惡,痛斥教育部門無所作為。這是得罪人的行為,危險的行為,然也無關緊要,大概我們的作風也要被人在背後批判。這就是現實,處處充滿不和諧。教育隻為培養人才,為國家儲蓄力量,為民族打牢基礎。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的教育充滿了功利,在這場你爭我奪,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沒有硝煙的鬥爭中,學生和人民教師都是犧牲者。
為了提高本科上線率,學校要求成績差的學生必須報考藝體,部分學生很有意見。我也覺不妥,得尊重學生的想法,所以我沒有很好地執行這項政策。
我想我不是個好老師,我沒有為學校校長,也沒有為學生著想。不讓他們考藝體,他們又能幹什麼。
在變態的教育競爭中,教育變得充滿功利,這不是教育者的錯,到底是誰的錯,大概沒人說得清,人們已經習慣了相互指著,把自己的錯誤導致的惡果推給別人。那些被推去學藝術的,難道真的都能成為藝術家?成為體育競賽場上的冠軍?絕對不是,他們所能達到的,不過是考取一個看似體麵,卻也沒什麼的所謂的大學。
體育班開課,早自習時間球場裏熱鬧非凡,有人刻苦訓練,有人快樂逍遙。我見了禁不住歎息,如此訓練對讀書考大學也有幫助,隻能說這大學大概也是沒意思的。還有些學生,別人在球場上流汗,他們躲在陰暗的角落流口水。至於怎麼個流法,少兒不宜,可想而知。
我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我越來越多地歎息,憤怒,責備!
馬校長要走了,謠言四起,感覺他忽然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馬校長曾經締造過輝煌,如今老了,壯心沒了,開始偏安一隅,無所追求。有人說,他讓學校欠下了巨額貸款,許多資金卻下落不明。也有人說,馬校長老當益壯,貪圖美色,以權謀睡。
來校之初,我一直對馬校長心存好感,他為人謙和,辦事幹練,又因他有光輝曆史,覺得他是個人才,很是敬重。如今聽了他的人生過場,不禁有幾分失望。也或許,不過是馬校長倒黴,中國人都有落井下石的習慣。如果馬校長還是校長,他的事情,不好的或許也無人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