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讓我們共同找回迷失的家庭教育(3)(3 / 3)

媽媽是太孤獨了。隨著我對生活的理解,我慢慢地知道每個母親都會隨著歲月的流失而更加的孤獨,包括那不拘言笑的父親也一樣。

前不久,一個同事,她的兒子今年考上了某省外的一所大學。她說她的愛人反而開始焦慮起來,離開學越近他越焦慮。總是感覺這也沒準備好,那也沒想到,嘮叨個沒完沒了的。衣服是否買全了,被子是不是弄好了,錢是不是給夠了……總之,就是感覺好像什麼東西要失去了。這就孩子即將的離別,也即將留下那份失落感。

當孩子還沉浸在即將飛向遙遠夢想的快樂時,父母卻沉浸在即將離別的恐懼中。嘴裏麵不斷地為這優秀的孩子而自豪,但內心就要麵臨一份離別,這離別中飽含對孩子即將遠在他鄉的擔憂與牽掛,也飽含無盡的失落與孤獨。

如今回憶起過去,“你小子,就是不聽話,要是往東,你非要往西!”如今或許會說,“這小子還是很有主見的嘛!”那些衝突、矛盾都變成了美好,都變成了令人珍惜的記憶。吵吵鬧鬧那也總比常年都不見他的人影好吧!全都是因為這離別把生活的色彩都變了樣。或許真應了一句話“距離產生美!”然而實際上是內心難以割舍的親情和那份孤獨的一種折射!

鳥大了,自然是要飛的,畢竟小的天地無法容納他豐滿的羽翼和強勁的動力!父母明白,是鳥就要飛,不會飛的鳥。父母隻好守著自己的孤獨,這是多麼大的付出啊。

父母一輩都希望為我們做點什麼

這讓我想起前幾年春節去一個小學同學家裏玩,他們一家人三代同堂,其樂融融。由於我的到來更增加了一份節日裏走親串友的喜慶氣氛。聊一年的生活,聊一年的工作。

但是當問起我在什麼地方工作時,我說我在西北某省會工作。我那同學的父母出現了絲絲不滿的情緒,“你們這些孩子,父母養你們容易嗎?你們可倒好了!一個個都跑那麼遠!都是白養活了!”那位同學不僅人在上海工作,還找了個石家莊的男朋友,聽她說這讓她父母非常不滿。

家鄉的人,大都有這樣的習慣,在縣城工作的孩子時不時跑回鄉下父母那拿些蔬菜、糧食等農作物,父母也時不時帶些蔬菜等去孩子家裏坐坐。“以後家裏種了白菜、蘿卜的,送,我都不知道給你們送哪裏去!”這是她父親憤憤不滿地說。確實要是坐飛機、坐火車,就為了送那幾棵白菜和幾個蘿卜,這實在是太高的運輸費了。

滿大街的白菜、蘿卜,色澤鮮亮,又個大便宜。我們可能真沒有那麼個必要讓父母辛辛苦苦坐了汽車轉火車地送給我們,父母也不是為了討我們歡喜雀躍而如此費力,我們知道與能感受到這白菜與蘿卜飽含了多少無價的親情與愛!我們會記得父母的愛,一直都會在內心深處惦記著家鄉的父母!

放鳥去飛翔,飛的越高,父母就越成功。這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家留給我們的話!我們知道在別人羨慕的眼裏,父母卻忍受著孤獨,甚至是無助!

不要讓我們的父母成為空穴老人

空穴老人真的很孤獨和無助。幫助父母建立豐富多彩、有意義的老年生活,也他們擁有美麗的夕陽一片!看那早晨晨練的一群群,看那傍晚說笑逗唱的一堆堆……這讓我想起了在星光大道上一展老年風采的老年街舞隊;也讓我想起了走在T型台上的老年模特隊;我同時也想起了老年書畫藝術協會……人生就這樣的,不管父母有多大年齡,都可以笑容滿麵;都可以精彩無限;都可以享受陽光燦爛!讓我們去鼓勵他們走進這樣的生活方式中去,積極地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

飛翔的鳥,無論你在哪裏,別忘了撫育的爹娘,因為沒有他們無盡的付出,何來我們的翱翔呢!常回家看看,常打打電話,父母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但求一家人團團圓圓!

深層次地愛我們的父母

愛我們的父母,就從內心深處愛吧,我們與父母是我們一切關係的最初點,這個關係上的和諧對我們整個人生狀態有著決定的意義,因為父母扮演著各種角色。當然,這樣說確實有些太功利了,但也告訴我們一定要深層次地愛我們的父母,不是為了責任與道德,隻是我們愛他們。這種愛用語言難以表達,即便那簡單地陪伴或者一個電話,就能把我們與父母很好的連在一起,不必太多的語言,或許隻是那些不關緊要的閑話,就足以讓我們感知到對方的存在。

由此,愛我們的父母並非為他們提供高檔的生活和奢華的物質享受,其實父母一輩子清貧習慣了,節儉也貫了,過多的物質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折磨。我們的父母需要我們平安健康,需要我們多一些時間跟他們在一起,這就是他們想要的生活。我們的父母不想去敬老院,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真的隻是想跟我們在一起,沒有別的想法。

所以,此生我們愛父母,就是讓他們不再孤獨和無助。這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