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去年的一個高三的學生,都離高考很近了,她還一直糾纏著要跟班裏另外一個女孩子做同桌,這孩子沒有同性戀傾向。而那個女孩子無論如何就不願意跟她坐同桌。班主任幾經調節都未果。這個孩子在我這做過好幾次心理輔導,她後來幾乎是常客,但她始終就糾纏在跟那女孩子坐同桌上。我多次要求請她母親過來,都沒有見到那位母親。後來有一天她母親終於被她班主任叫過來了,班主任老師的談話結束後,她又找到我,孩子也在我這。我們談了很久,但不是我在談,而是這位母親一直在教育這孩子,告訴孩子她和孩子的父親關係其實一直都很好如何,隻是吵吵架什麼的而已。但實際上,這位母親的婚姻很糟糕。有些重大的事情,她丈夫都不知道。這孩子一直不作聲,這母親越吵越生氣,時間長達四五個小時,最後爆發了,當著我的麵罵起了孩子,“你就是不要臉了吧,人家不願意跟你坐一起,你就非要纏著人家嗎?”這樣惡毒的語言對於孩子而言,我不知道傷害到多大,但或許這樣的言辭也不是第一次了。
這位母親事實上為孩子付出很多了,這麼多年一直忍受這婚姻的缺陷,一直在努力工作,為女兒在北京買房子,為女兒的求學鋪平一切可能的道路,一看到她,就能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沉重。她難道不愛孩子嗎?當然,那種一心撲到孩子身上,壓地孩子喘不過氣來的母親不勝枚舉。我們看看這些付出會收獲嗎?想必累死都不會得好報的!
其實,這樣家庭中的女人連自己都愛不了,所以她的付出是帶有“毒性”的。這樣的“泉水”何以滋養一個生命呢!有人說如果一個母親內心充滿愛,那她的所有的教育行為都會是有效的。我很讚同這樣的說法。但一個充滿愛和內心寧靜的女人在這個社會確實比較難能可貴。
我們的生命要自我滋養
我們很多人出生在經濟落後的年代,曾經經曆過物質的拮據,甚至貧乏。小時候,父母壓根就不懂教育,孩子們又多,索性就“放養”,有時候不僅是“放養”,還把自己靈魂深處的恐懼傳達給我們,無意間就傷害到我們本來脆弱的心靈。我們有很多人並非都“身強力壯”。“我們都有病”,“我們都是心靈的殘缺人”,“沒有病才是真有病”……等等都成為心理學圈子裏的流行語了。難道,由此,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繼續傳遞我們有毒性的愛嗎?我們就應該理所當然地培育一個又一個心理殘缺的“病兒”嗎?然後一代又一代下去……最為直接的病痛著,當然還是現實中的自己。
我們應該知道如果自己一直都沒有愛滋養自己,那自己也就無法把愛傳遞給子女。自己都一無所有,何以給別人,這簡單的道理我們都很明白。但又有多少人想過先滋養自己呢!
最近有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和公益組織。我發現我們開始覺悟的人有了。有些人確實明白了,一定要讓自己幸福起來,孩子自然就會感受到愛,得到愛的滋養的孩子比他獲得所有功名利祿都珍貴。
第一,讀書。讀書可以尋找生命理解,讓生命得以安寧。如果你一個人讀書沒有氛圍,你可以找到組織。現在讀書分享的組織很多。如果你喜歡自己讀書,那你就買自己喜歡的書在家讀,當然也可以讓朋友推薦些書。如果沒錢讀書,可以下載電子書讀。總之,這樣修身養性的方式很簡單易行。當然,還不分老幼和知識學曆層次。誰都可以,因為我們這個年代已經沒有文盲了。
第二,我發現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出現了。他們自己甚至出錢出物地舉辦心靈成長的課程。當然這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一些人士在自己吃飽後,開始追求精神的需要的一種趨勢。前幾日,我就跟很多朋友參加了“生命之源”的課程。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這些使用一些心理學技巧,讓我們從深層感受到父母的愛,這不是也在滋養自己嗎!當然,社會上很多類似的課程是收費的,如果你沒錢,你也可以選擇愛心人士舉辦的公益活動呀。就像有些家庭教育的課程,你沒錢聽,但你在他們舉行公益講座時或者課程宣傳講座時,可以享受一下免費的“午餐”也未免不可吧。所以,我們應該看到很多希望,我們有機會讓自己的生命得以滋養。
第三,我們應該感到自己是幸運的,過去我們的父母經曆再多的艱難困苦,一輩子也隻能守著自己的痛苦活著,而現在心理學上各種理論和治療方法都會有人掌握,他們確實幫助我們解決自身的那點恐懼和焦慮,確實能改善我們的心境。當然,這都是需要銀子的。但我們也可以一邊學習心理學知識一邊自我療愈,經濟實惠。我的周圍有很多朋友都在學習心理學。他們很多人所從事的工作與心理學原本就不搭。但他們說地上“久病成醫”,醫了自己,也可以幫助別人。這不是幸運的事情嗎!我的幾個朋友的生活的完善給我和周圍的人都帶來了希望。這不也是個完滿的人生嗎!
我不知道一生平坦的人有多少,有多少人從一開始就能唱著過呢!然而,既然修煉自己達到內在滋養並非難事,我們又何以不做呢。
在這個年代裏,不讀書,就會感覺到不著地,浮躁和喧嘩已經夠多了。一切問題根源都在自己那,如果自己內在沒有愛,我們的家庭教育出問題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當然,一個沒有愛的人,也沒有愛他人的能力,甚至連感受愛的能力都沒有。要先“修煉”自己,先讓自己感受生命的愛和存在,感受那點點滴滴的幸福。有越來越好的社會氛圍,修養身心,並非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