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小島秀夫也承認,這個辦法是有缺陷的。
那就是,很難擁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劇情。因為,遊戲策劃人,更多的是看重下一章的銷量,確保下一章的銷量不會太差,而放棄的長遠的鋪墊。
如果,稍微沒有處理好,或許最後的結果,就和現代美劇是一個樣子。
往往前三集,看上去都像是神作一樣。但是,越往後麵越爛。大部分作品,基本上也就能夠推出一季,而少部分因為人氣高,而推出第二季的,也會變得劇情越來越差,最後還是一個爛尾的結局。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原作的《冰與火之歌》,就成為了美劇裏當之無愧的明星。
播放了好幾季,依舊能夠得到續訂。因為,它本身的作品原作,就不是目光短淺,為了短期利益,犧牲未來的。
再加上北美民眾,實際上對於歐洲,或者說古歐洲的文化,有一種崇拜感,所以說,這部作品能夠紅火,不出人意外的。
但是,如果要讓別的公司,都學《冰與火之歌》電視劇一樣,找原作,然後製作電視劇。
那又是不現實的,首先是好的小說,不一定能夠改編成好的劇本。其次,沒有的寫作,是有一個完整的商業化寫作體係的。
編劇這種東西,是要吃飯的,如果,全部都采用小說改編,不說改編權的錢的問題,就是大部分編劇都要幹什麼去。
難道說,他們都去轉行去做漫畫編劇?
雖然說,美國的好萊塢體係,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電影體係。但是,這個體係發展到如今這個階段,實際上已經禁錮住了自己的發展。
因為,隨著發展,必然有許多糟粕沉澱下來。而大多數電影公司,都是為了賺錢,他們對於這些糟粕,實際上是不在乎的,任憑他們積累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肆意發展,最後當然會變成現在整個狀況。
因此,許多看美劇的人,雖然說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美劇部部是精品,但是,看多了,就會發現,原來這些作品,都是這樣的一個樣子,沒有什麼太大的樣子。
當然了,就像是遊戲有核心玩家一樣,電視劇電影一樣有核心影迷。其實,大多數電影公司,對於這些核心影迷,是不在乎的。因為,他們占的比重太少。
所以,雖然核心影迷大罵爆米花電影,但是,賺錢最多的還就是爆米花電影。
因為,大多數看電影的,並不圖從電影裏看出什麼來,他們在乎的隻是看的開心就行了。
他們不會解構一部電影,然後對它來品頭論足,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影自然會選擇製作更多的爆米花電影,除非是大多數人都變成了核心影迷。
不然的話,才不會出現很多足夠滿足核心影迷需求的電影。
當然了,核心影迷,大多數都是嘴炮黨,他們雖然口口聲聲說著,你們這些電影電視劇,怎麼怎麼樣。
但是,真要讓他們去製作一個,大多數人其實是製作不好的。
因為,許多他們指出來的缺點,不是製作電影電視劇的人不知道,而是因為沒辦法。
畢竟,花多少錢辦多少事。像是《魔戒》和《海哈利破特》這樣的特效水平,是不可能製作成電視劇的。因為,這在經濟上是不合理的。
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製作費用一億美元,最後票房收入超十億。是否會有一部電視劇,會以一億美元作為製作費,然後收入超過十億美元呢?顯然不會有的。
所以說,雖然小屏幕的普及率更高,但是,真正對於業內人士來說,高端的還是電影的大熒幕。
因此,電視劇演員在電影演員身前,似乎永遠是低了一頭。如果,誰能夠從電視劇演員變為電影演員,是一個勵誌的故事,而一個人如果從電影演員,變成了電視劇演員,那就可以稱之為落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