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東風西風(2 / 3)

電子遊戲聯盟同樣也是如此,不過,他們這回新主機在美國發售的速度,還是出乎了千葉遊戲的預料了。

有點快,甚至快趕上新超級紅白機的銷售速度了。雖說第三周銷量已經開始下滑,穩定在了不足十萬台的銷量上。

但是,為了弄明白,為什麼電子遊戲聯盟的機器,突然間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賣的這麼快,還是費了比較多的功夫的。

最後搞明白了,原來是這個樣子。不是,電子遊戲聯盟的產品,有了什麼根本性的革新,也不是因為廣告做的多麼深入人心。

原因蠻簡單的,就是電子遊戲聯盟和美國一家銀行合作,推出了分期付款的購買方式。讓許多“信用足夠”的用戶,能夠購買這些機器。

當然,這裏的信用足夠的用戶,實際上,都不是那麼的靠譜,屬於那些次級信譽的買家。

這也理所應當,畢竟分期付款,已經出現很久了,不是什麼新鮮玩意。

能夠在這上麵作文章的,不就是讓原本不夠購買它們的人,現在有錢購買了麼。

這基本上就算做是賠本賺吆喝了,甚至,如果有大規模的還款拖欠,甚至能夠影響到,電子遊戲聯盟的日常運營。

當然,因為美國電子藝界和電子遊戲聯盟的合作,在電子遊戲聯盟的主機上,有大量的冠名運動遊戲,所以,電子遊戲聯盟的家用遊戲主機,在美國還是有他們的基本盤的。

雖說日本也有許多職業比賽,但是像是美國這樣狂熱喜歡比賽的人,真的沒有多少。

所以,千葉遊戲這邊這沒有注意到這塊市場,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美國電子藝界,選擇電子遊戲聯盟作為合作對象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它們是老二,可以給它們帶來更優惠的條件。

如果他們去找千葉遊戲合作,千葉遊戲這邊,基本上還是一視同仁的。畢竟,千葉遊戲這麼大,不可能為一個美國企業,就開後門。

要是開了這一個口子,原本那些企業怎麼想。到時候說不得惹出大亂子。

雖然,千葉遊戲的有些要求,可以用苛刻來形容,但是,大部分企業,還是喜歡在千葉遊戲的體係裏。

不是因為這些企業是什麼特殊癖好的愛好者,他們僅僅是因為,跟在千葉遊戲的身後有肉吃。

事實上,千葉遊戲一直進不去的市場也不是沒有。那就是韓國的市場。

韓國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它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日本淘汰的落後產能,以及中國這邊的市場。

算是一個走日本老路的國家。就和日本一樣,韓國為了保護自己本國的企業,對於外來產品,都采取的抵製的態度。

所以,千葉遊戲的遊戲機,在他們這裏,就推行不開了。雖說,沒有像中國大陸、香港、台灣那樣兼容機橫行。

但是,電腦遊戲發展卻是比別的地方快。

因為,他們這種保護本土企業的策略,國外的遊戲,除了美國的遊戲,都很難進入他們的市場。

而本地的遊戲市場,又有著足夠旺盛的遊戲需求,所以,就誕生了幾家企業,他們的生存之道,就是靠翻版千葉遊戲等知名遊戲廠商的遊戲為生。

比如說,把《炸彈人》改成《泡泡堂》了,把《馬裏奧賽車》改成什麼《卡丁車》了。

由於韓國的國土麵積比較狹小,再加上,它的發展起步較晚,所以,互聯網的發展,可以說是很順利。

相較於日本那種,有些積重難返的老舊網絡,甚至因為傳圖片太慢,產生了顏文字的網絡。

韓國這邊的網絡夠快,也夠先進。所以,網路遊戲的萌芽,是在這裏誕生的。

與林彥領頭製作的那些可聯網遊戲不一樣,韓國的這些遊戲,全部是全聯網遊戲。就是說,不聯網是玩不了的。是沒有什麼單機版的。

因為《星際爭霸》這一次是由林彥製作出來的,沒有了美國的加成,所以,這款遊戲,也不可能像是當年暴雪發生在韓國的奇跡一樣,在這樣一個小國家裏,賣出了一百萬份。達到了地球上其餘國家購買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