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葉遊戲的攤子去的越來越大,已經漸漸不是林彥能夠完全掌握的了。
如果在一年前有人他千葉遊戲都有哪些遊戲,他會如數家珍的一一說明。
然而,如今若有人問他,他是不可能說的那麼清楚的了。
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如果林彥時時刻刻都在跟著公司裏每一個遊戲的進度,以及所有第三方廠商遊戲的進度。那他幾乎再也沒有自己做遊戲的空間和時間了。
像《星際爭霸》這樣的遊戲,能不能出來,都是個問題。
實際上《星際爭霸》的製作,對於第五部的工作人員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大家畢竟之前從未製作過電腦遊戲,如果有移植遊戲的任務,也多是交給外包公司。
因為,對於千葉遊戲來說,紅白機和掌機才是他們的基本盤。
事實上,在林彥製作《星際爭霸》的時候,就有人說他是在不務正業。對於《星際爭霸》的開發,抱有質疑的態度。
畢竟,做電腦遊戲賺的錢實在是不多,遠沒有在紅白機上開發遊戲賺的多。
千葉遊戲作為第一方,在紅白機上可是有灰色利潤的。比如一張卡帶售價三千日元,千葉遊戲收入一千二百元的製作費。
這其中有八百日元的授權費,剩下有兩百元是卡帶的硬件成本,而剩下的兩百元,就被千葉遊戲吞沒了。
不解釋這筆錢去哪了,除了千葉遊戲高層的少數人,也沒有人知道去哪了。
以紅白機如今全世界近億台的保有量,發行的遊戲銷量,可以用駭人來形容。不了解的人,聽到真實的銷售數字時,第一反應不是去相信,而是在想這是在開玩笑吧。
對於一家現代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東西,大概就是現金流。而千葉遊戲是不允許第三方生產遊戲卡帶的,而且不接受貨到付款,需要全款預付。
工廠生產卡帶的周期,一般都是在三十天在五十天,這段時間製作卡帶的費用,是可以被千葉遊戲拿來運作的。
甚至,已經有小道消息謠傳,千葉遊戲是日本現金流最大,購買力最強的公司。
不過,千葉遊戲似乎對除了電子遊戲之外的東西,並不感興趣,沒有大規模投資房地產,也沒有進軍什麼新行業。
甚至,也沒有往千葉集團這個名義上的母公司輸血。
安安靜靜地做遊戲,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什麼更大的動作了。甚至,當有了經濟實力之後,在其它事情上的訴求也幾乎沒有。畢竟,有著千葉集團的關係在,就算是有訴求,不用千葉遊戲自己去動手實現,母公司也已經能夠幫她們實現了。
林彥看著傳真信件上,關於北美千葉遊戲嘉年華的報告,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這算是除了“電子遊戲玩家大會”,“遊戲開發者大會”,千葉遊戲舉辦的第三個成功的大會了。
基本這些成功的大會,都會成為每一年度的保留節目。就算是老玩家厭煩了,也會有新的玩家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