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大學生中不一定有製作電子遊戲的天才,但基本上文化水平都足夠,成為一個製作電子遊戲的人才,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林彥現在的感覺很奇妙,因為,他的這次動作,引起的響應,有點出乎他的意料。就連他所在的班級,都有不隻一個同學表示,想要參加電子遊戲聯盟的這次“遊戲未來”遊戲征集活動。
不過,大多數的人也隻是說說而已,沒有什麼實際的動作。雖說這個年代的編程比較容易好學,不過,畢竟日本人的母語不是英語,而編程語言大多都要用到英語,學習稍微有一點點門檻,所以就有人望而卻步了。
而這個掉隊的比例,隨著《遊戲通》教程的刊載是越來越大。沒有別的什麼原因,隻是看起來實在是太複雜罷了。大家原本都以為製作電子遊戲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現在他們發現,原來那在電視屏幕裏動彈的小人,真的需要像是“魔法”一樣的技藝來實現它。
不過,讓林彥始料未及的是,許多原先對電子遊戲並不是特別感冒的人,都開始嚐試學習製作電子遊戲的教程了。
其中有些人甚至是家電大廠,汽車大廠的工程師,以及大學的教授,還有很多很多在各個領域,都有著不俗成就的人加入。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原本認為電子遊戲隻不過是一個有著科技感的玩具而已,而如今他們卻發現,似乎製作這樣一個充滿著電子味的遊戲,是一件很有挑戰,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還有就是從事著電腦軟件行業的人,也開始嚐試製作電子遊戲了。畢竟,電腦軟件和電子遊戲的關係還是蠻近的。
甚至,又不少公司在出品電子遊戲的時候,也推出電腦軟件。不過,他們不管軟件還是遊戲麵對的平台,都是個人電腦平台。
有蘋果的麥金塔,有深藍巨人的個人計算機,這些電腦上的遊戲不是賣不出去,不過,相較於紅白機這種單一機型超五百萬的保有量來說,就算是賣的最好的電腦遊戲,也不一定有賣的普通的紅白機遊戲賣出去的份數多。
不過,電腦上的遊戲,和紅白機上的還是有所不同。和林彥認知中一樣,這個年代的電腦沒有專門的圖形顯示芯片,就連模擬一個可視化操作係統的界麵,看上去都有些吃力。所以,想要有一個色彩斑斕的遊戲畫麵,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任何事情都難不倒機製的人類。於是,電腦上的遊戲,很多都做成了文字冒險類遊戲。
這些文字冒險類遊戲,是脫胎於桌麵遊戲的遊戲。桌麵遊戲比較知名的就是《龍與地下城》係列了。
而電腦的文字冒險遊戲,就是編織好一個引人入勝的劇情,以及一堆選項。你可以選擇向左或者是向右,你的選擇會影響劇情的發展,以及劇情人物的生死。
當然,這類遊戲,相比於紅白機上的遊戲類型,要更費腦子一些。因為它沒有實實在在的畫麵,隻有一片又一片的文字。
它沒有景物來幫助人們認知這些東西是什麼,小說有時候都會有插畫,而它則連插畫都沒有。
不過,如果腦補能力足夠強,就會發現,文字冒險遊戲,是一個十分好玩的遊戲類型。
它擺脫了電腦機能的禁錮,玩家的腦洞有多大,這款遊戲就有多麼好的畫麵。
不過,再怎麼說,它依舊還是小眾,有很多人喜歡依舊是小眾。而如今,千葉遊戲給了一個麵對大眾市場的機會,為什麼不試試呢。
時間一轉眼兩個月就過去了,陸陸續續有遊戲提交上來審核了。當然,少數有條件的投稿人,會選擇把遊戲燒錄進卡帶。
而那些沒有條件,甚至連電腦都沒有的人,寄來的是一遝厚厚的稿子。稿子上是按照《遊戲通》專欄教導的方式,繪出了人物的每個動作,關卡的樣子。以及在這之後,實現這一切,給這一切做支撐的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