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投資這個(2 / 2)

林彥聽著岸本約翰和眼前的這個小夥子談話的內容,覺得這個小夥子的項目,是比較靠譜的。

這位白人小夥,說自己和自己公司裏的同事們,正在研究如何降低鍵盤的成本。能夠讓鍵盤售價降低的同時,再改善鍵盤的手感。

林彥其實也有戲厭煩現在的鍵盤手感的。雖說,這個年代的鍵盤,都是後來被宣傳的高大上的機械鍵盤。

但是這種造價較高的機械鍵盤,實際上的手感,並不好用。後來的機械鍵盤好用,是因為它經過了改良,改良好手感的同時。又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營銷概念,玩遊戲用黑軸,喜歡段落感用青軸,覺得按鍵盤費力就用茶軸。最後還有一個萬用軸紅軸托底。

給了用戶選擇的同時,也給用戶留下了,機械鍵盤很專業很高端的感覺。

並且,還有比較大的可能,讓同一個用戶,在鍵盤上產生更大的消費。因為,就算是用戶沒有收集強迫症,什麼都想搬回家的鬆鼠症,還有選擇障礙症。他們也會好奇,別的軸的鍵盤,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感覺。

當然,這種階段在大多數玩家那裏,就被稱之為發燒的階段了。

所有市麵上的鍵盤,都要試一試。直到試夠了,對於這個大類沒有興趣,也就退燒了。

而這種較為高端的機械鍵盤,出現的前提就是,要有更廉價,普及型更高的鍵盤。這時候,就需要薄膜鍵盤登場了。

不過,眼前這位小哥,似乎還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他隻是想解決現在機械鍵盤手感不好,和有時候鍵子會卡住,以及價格問題。

但是,他卻沒有想到一個非常好的解決辦法。他不知道什麼樣的鍵盤,能夠代替機械鍵盤。能夠廉價的量產。

也許,有的人會看不起鍵盤這個東西。認為它不會很賺錢。事實上,遠非如此。

若是發明了薄膜鍵盤的專利,然後就算自己不生產,往出授權生產許可。一把鍵盤授權費一美元。

現在美國的計算機保有量,林彥拜托岸本約翰查過了。大概是在一百萬台左右。一年一台電腦一把鍵盤,可就是一百萬美元。

還要知道,電腦這個東西的銷量,可是每年都在翻著跟頭的增長。也就是說,在專利保護的二十年裏,僅僅憑借一個小小的鍵盤。就能積累大量的財富。

“投資這個!”林彥忽然打斷岸本約翰的話說道。

“這個?”岸本約翰問道。他有點擔心林彥,怕他是不懂瞎投資。這種想要改良鍵盤的公司,應該遠不止這一家。

有問題就有有人去嚐試解決問題,而嚐試解決問題的人,永遠都不會一個時間隻有一撥人。正是這樣,科技才能發展,才會有競賽。